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88年8月18日,英国赫兆女士和在怀化师专担任英语教员的莎莉小姐,在师专肖副校长陪同下,参观了芷江侗族自治县图书馆。五十多岁的赫兆女士,当过中学教员,又从事了八年图书馆工作,她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图书馆事业发展十分关心,此次来中国,她要亲眼看看基层图书馆的现状。首先,她对我们在短短几年内,能兴建1800m~2的新馆舍,并置办大量设施,添置了几万册图书表示十分高兴,赞扬我国基层图书事业发展速度快。在书库里,她边走边看各类藏书,当走到文学类图书架前翻译指着中文译本的英国文学书籍时,她欣喜地取  相似文献   
2.
舒绍平 《图书馆》1989,(3):48-49
当今,县图书馆正面临着读者减少、借阅率下降、门庭渐趋冷落的局势,在新技术革命浪潮猛烈冲击、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中,岂非咄咄怪事?非也!这正说明县馆已受到新的挑战,必须迅速改革,本文就县馆的传递工作一谈浅见。传统的县馆因为资料信息传递工作,一般由阅览室、外借处和业务辅导部门与基层馆(室)开腱互借等进行。“管他读者多与少,只要开门就是了。”传递工作小的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导致一种习惯性惰性和狭隘性,将自己框在一个狭窄图子里,现在该是打破这种圈子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舒绍平 《湖北档案》2002,(10):44-45
1957年,赫鲁晓夫访华,在颐和园游览时遇见一位中国小姑娘,碰巧小姑娘的哥哥会讲俄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