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其在诗学上的理论贡献亦多为学者所称道。“望气说”是钱谦益诗学中独创的诗歌批评方法之一,他将民间方术中的“望气”之法引入到诗歌批评与鉴赏之中,凭此评价诗歌水平的高低。诗歌“望气法”的实用性虽有待考察,然其在诗学理论上的开创意义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
北宋经书子籍刊刻与“典籍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强  陈久恩 《出版科学》2012,20(3):99-104
北宋是中国雕版印刷的勃兴期。这一时期,以国子监为主导,各地官私机构相继刻印了大量经、子类书籍,蔚为大观。经书子籍雕印既是中国以典籍为中心的传统学术惯性,也是科举政治的必然选择。这类印本在社会的广泛传播流行,导致"疑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典籍的神圣,对北宋的学术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进而形成"六经注我"为特征的宋学。  相似文献   
3.
杜甫《绝句四首》是官军平叛后,杜甫返回成都草堂创作的即景组诗。这些诗充分表露了诗人当时的情绪心境,其诗语更是妙悟创造的呈现,体现了这组人工制品与自然环境、个人心绪的和谐。解析诗歌结合研究诗人的创作意图,可以纠正偏颇的读解,开放并细腻地找到诗歌的审美意指,回归文学本质。  相似文献   
4.
元稹悼亡诗历来为人所重视,原因在于从元稹的悼亡诗中更可以窥见其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从元稹身世所造就的浓厚亲情、细腻的感情触觉、以及患难夫妻间特有的情感着手,通过外在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以及佛教精神之影响等方面来论述元稹悼亡诗的悲情之缘起,以展示元稹作为诗人个体所具有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5.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诗学理论贡献也多为学者所论道。在其诗学论述之中,尤以其诗歌批评方法最有特色。“胎性说”是钱谦益独创的诗歌批评方法,它包括“先天胎性说”、“圣胎说”两层含义,是钱谦益考察诗人诗歌水平优劣高低的基本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批评、鉴赏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钱谦益因其政治立场问题,是明末清初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在诗学上的理论贡献也多为学者所论。其诗学观念之中,尤以诗歌批评方法最有特色。“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然而此种方法传至钱谦益手中,却有了新的涵义与使用。按照这一批评方法,诗歌中能否看到人世间真实的历史痕迹,能否感受到诗人的内在心志,是钱谦益判断某位诗人诗歌“有诗无诗”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