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们在对某些错误百出的文章或者胡编乱造的所谓作品议论之余,很自然地想到了刊登这些东西的报刊及其编辑。许多精神产品正是经过他们的手才同读者见面的。报刊对于广大的读者和作者,应当敞开大门,尽量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往来,在这中间不应当有什么障碍;但是对于要刊载的文章,却要有选择,有一定标准,并不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上的。世界上写什么样文章的都有,问题是报刊不能什么都登,而要有所选择,编辑正是干这个工作的。为什么一些很不像样子的东西堂而皇之地被推上版面呢?想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可能是编  相似文献   
2.
扩大眼眶子     
最近看到一篇介绍一位著名画家1945年给毛泽东主席画像的故事。作者说据他掌握的资料,这位画家“是唯一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过像的画家”。看到这里,我脑子里马上蹦出另外两则曾“面对面地”给毛泽东画像的画家故事来:一位是解放初期来北京的苏联画家费诺格诺夫,在毛岸英的陪同和翻译下,到毛泽东同志办公室为毛主席画像,毛主席还与他交谈。事后他写了一篇题为《给毛主席画像》的文章,记叙此事。另一位也是苏联画家,叫茹科夫,他的一些素描插图是很有名的,1957年随苏联文化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毛主席出席苏联大使馆招待会,在谛听苏联著名音乐家演奏的时候,画家“面对面地”为他画了一幅速写。此外,还有没有人“面对面地”为毛泽东画像,我想,这必须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方可做出确切回答。  相似文献   
3.
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从战略高度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要特别抓好三个环节。全社会都要关心。  相似文献   
4.
有一篇题为《别把科学当“死板”》的短文,对有的文章说关于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涉及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并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轻佻。对于“雪融化后是什么”这样一个明确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认为答“水”对,答“春天”也对,那么这显然就违反了矛盾律。因此,作者提出不能把坚持科学当成“死板”。对此,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的教育思想是从人民的、国家的利益出发,为实现社会的任务,解决现实的问题,在吸收、总结中外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凝聚力,这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力量所在。周恩来非常注意用自己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教育、引导、启迪、感召人,因而具有无穷的博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校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训是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校园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的、地域的化积蕴和精神;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励行的。对于一所学校的校训,不在于今天换一个花样,明天提一个新口号,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把兴趣和注意力放在如何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校训的要求上来。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军的时候,学习历史,特别是学习一点近代史,对于我们的干部和广大青少年了解百年来我们的先辈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走过的道路,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感情,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是有好处的。读了胡绳同志写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感到可起到这方面的作用。正如王震同志所说:“可以作为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中国现状的由来的教材。”  相似文献   
8.
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调查苗作斌马列主义理论课是我国高等学校重要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最近,就这一课程的教学与改革到武汉、广东、北京等地调查,现把一些基本情况和问题,综述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重视和做好德育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读吕型老 (指吕型伟同志 )的《德育 :2 1世纪教育的灵魂》一文 ,许多问题提得尖锐 ,论述生动。文章的标题 ,就鲜明地表示了作者的立意。我对这一立意是非常赞同的 ,并想就几个有关问题再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对德育的再认识  德育在教育中处于何种地位 ,起何种作用 ,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我们提出 ,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要起核心作用 ,吕型老更强调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时候 ,这种提法、论断科学吗 ?这里确实有一个对德育再认识的问题。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究竟起什么作用 ,这是由…  相似文献   
10.
有一篇题为《别把科学当“死板”》的短文,对有的文章说关于学生“雪融化后是什么”的不同回答涉及素质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同看法,并说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含糊和轻佻。对于“雪融化后是什么”这样一个明确的问题,答案也应该是明确的,如果认为答“水”对,答“春天”也对,那么这显然就违反了矛盾律。因此,作者提出不能把坚持科学当成“死板”。对此,我则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