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一些晚报因报道不实引发的各种纠纷和官司屡见报端,牵涉了采编人员一部分精力。分析起来,既有新闻时效性强、晚报发稿时间紧(特别是下午出版的晚报)的客观原因,也有记者采访不深入、采访技巧欠缺的主观因素。这其中,记者是否合理有效地采纳信息,成为引发各种纠纷和官司的焦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16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衢州日报社记者汪加干拍摄的《视而不见》荣获摄影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范列 《新闻实践》2014,(3):79-80
数字时代,摄影记者按下快门仅仅是获取一张新闻图片的开始,曝光、色温、明暗对比度、裁剪都可以通过特定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后期调整.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强化,新闻摄影的创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范列 《新闻三昧》2006,(1):106-107
2005年8月16日,由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衙州日报社记汪加干拍摄的《视而不见》荣获摄影三等奖。这不仅是浙江省本年度唯一的摄影获奖作品,也成为衙州新闻史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5.
范列 《新闻实践》2006,(7):63-64
口语是指谈话时使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比,它显得更加亲和、随意、形象、易懂。从新闻采访的角度来说,与人交谈、如何交谈是锻炼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心理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通过听觉和口头语言得到的信息量比通过视觉得到的信息量多出两倍。但是,众多的新闻实践证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表现在,通  相似文献   
6.
范列  向罡 《新闻实践》2001,(12):13-15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新闻大战。随着在菲律宾被绑的人质张忠义的安全回家,200年10月23日下午2时许,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近百名记者,蜂拥而至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高山村,一场新闻大战随即开始。  相似文献   
7.
随着菲律宾被绑人质张忠义的悲怆回家,2001年10月23日下午2时许,全国数十家新闻媒体的近百名记者,蜂涌而至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镇高山村。一场围绕着报道张忠义的特别行动开始了。出发去年的10月22日晚11时许,微微秋风带着凉意吹来,我和文字记者向罡怀着几许不安和兴奋的心情登上  相似文献   
8.
范列 《传媒》2004,(1):54-56
梁衡是中国新闻界和文学界颇具影响的人物.作为一名地市报记者,我曾与梁先生有多次工作上的接触,聆听过他的教诲.2003年11月上旬,当梁衡先生到浙江衢州主持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时,记者采访了梁衡先生.于是,有了以下关于新闻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范列 《新闻实践》2005,(5):48-48
宋代大诗人苏轼描写庐山景色时有一首千古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这首诗道出了一个问题:新闻的报道角度和新闻真实的关系。角度一变,新闻报道的效果就不一样;角度不同,新闻事实的传递也会出现不同。一、事实不等于真实,不能把表象当作事实,误导受众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两位相距千里、互不相识又名不见经传的地市报摄影记者,竟然不约而同地在公交车上抓拍到不给老年人让座的相似画面——《视而不见》和《冷漠》,并且先后荣获了2005年、2006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填补了浙江、湖北两省当年度中国新闻奖摄影类获奖作品的空白。《视而不见》、《冷漠》前后荣获中国新闻奖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地市报摄影记者在重大主题报道方面的一次新的突破,不仅拓展了地市报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舆论的报道范围,也成为摄影记者深入基层、勇于触及社会公德负面问题的生动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