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童年是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度过的,我是在抗日烽火中成长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同年12月2日家乡金坛陷落.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东进并建立茅山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日军派一个小分队驻扎在茅山东麓首镇直溪桥,据点设在巫家庙内.  相似文献   
2.
叶春荣,1929年生于金坛县指前于家村。1944年参加溧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工作,任会计。1945年10月新四军北撤时编入新四军。1946年1月入党。历任团、师、军机关干事、秘书,营教导员。1952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1958年4月撤军回国,任酒泉"两弹一星"基地特种工程指挥部干事。1 963年调北京中央军委工程兵宣传部,任干事、科长、副  相似文献   
3.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21,(1):85-87,84
2020年10月28日清晨,笔者搭上海至苏州的火车,去看望金坛县老领导沈啸森。一见面,见沈老夫妇俩精神挺好。一个101虚岁,一个98虚岁,二老相加199。沈老听力不佳,我们只能笔下交流。手写板上,他写道:“你精神可驾(嘉)。”笔者写道:“谢谢鼓励。”他写道:“我癌症开刀己20年了。”笔者写道:“现在是百岁老人了,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段失录的历史,烈士的鲜血已凝固67个春秋;这是一桩惨烈的故事,故事的结局撞击着我们的心灵。2005年5月,侵华日军老兵本多立太郎来金坛谢罪,寻找当年被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帮日军杀害的10名中国士兵的遗骨或墓地。随行采访的记者们于21日提前来到金坛。本多于22日上午到达,午后登上金坛市中心大酒店的楼顶,观望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的丹金漕河以及当年在河东河西的日本宪兵队队部和红部(日军新兵营)的驻地。  相似文献   
5.
195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1956年到1967年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第一次出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个词.1957年10月15日《金坛报》刊载消息,宣告金坛第一批“知识青年”勇敢地踏上“上山下乡”这条艰辛道路. 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完成的一年.政府还没有把城镇失业、失学青年列入上山下乡计划,金坛城内就有一批满怀远大抱负的青年,奔赴指前标乡庄阳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当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式农民”.他们是王长荣、王美英、吴友生、韩雨生(韩雨荪)四名高中毕业生,夏渭儿、虞永清两名初中毕业生,严锁林、巫雨田两名小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提起吴宝康这个响亮的名字,我国档案界尽人皆知.他在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从事档案教学与研究,为开拓我国档案事业,奠定档案学教育基础,培养大批优秀档案事业人才,倾其一生心血,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享有档案学泰斗之美誉.  相似文献   
7.
<正>珍贵手稿揭开往事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英美法等国租界保持中立,租界成为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文化工作者借此空间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据统计,当时有《每日译报》《华美周刊》等二十多种报刊在"岛内"有的放矢地出现。1938年10月10日,阿英不仅开张"风雨书屋",还在阴暗潮湿的银行地下仓库里,担任英商中华大学图书公司发行的《文献》月刊主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宣传抗战的一份刊物。肖华从陕北带来  相似文献   
8.
范学贵 《档案与建设》2007,(7):39-39,49
今年3月3日,我接到丹阳市计经委退休干部袁杏秀的电话,说她家有抗战时陈毅和她爸爸(金坛人袁永祥)在一起的照片。她看到报纸报道我是抗战文史研究者,愿意将这张照片扫描一下寄给我。陈毅在苏南、苏中抗战八年,我未听说有金坛人士与他在一起的照片,今天听到这一消息,令我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9.
正眭新亚,参加革命后曾化名徐谔、徐家俊。1917年11月出生于丹阳县城内小桥街的一户商人之家,中等师范肄业。1938年6月入党。丹阳市文化局离休干部。眭新亚少年时代正逢"一二·九"运动,他在进步老师的影响下参加读书会、文艺社,宣传抗日。进入南京师范读书后,他参加党领导的地下学联,在校内外宣传抗日,募捐支援绥东抗战。"七七"事变后,他辍学返乡,参加丹阳救亡服务团,在丹阳城乡搞文艺演出,  相似文献   
10.
偶然翻开一本杂志,看到推荐程桂芬写的《人生不是梦》,是涉及她战斗在茅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回忆录,值得一读。作为一名抗战文史志愿者,我立即托友人购买,跑遍北京各大书店无果。再到上海图书馆借阅,又没借着。无奈,到网上查找,发现旧书铺有一本,立即购得,连夜阅读,手不释卷。书中特别感人的是被捕、囚禁黑牢、软禁金坛三节,都发生在我家乡金坛。我决定用相机追寻当年程桂芬在这片土地上所走过的惊险道路,途中所经历的人物、建筑、事件。在金坛市档案局副局长蔡俊支持与帮助下,我摄下她囚禁岁月的印痕,补上了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