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2.
荣婷 《传媒》2018,(8):92-9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带来全新的传播生态,塑造和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情生态,给国家和政府的舆情治理带来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传播生态下社会舆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机制、法制、技术三个层面对如何开展新传播生态下的舆情治理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0年,微博火速蔓延,以"碎片化"的信息形式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微博赋予了公众话语权和媒介接近权,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信源、传者、受者等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4.
荣婷  刘怡 《新闻记者》2012,(9):72-76
本文基于首届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论坛的主题"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围绕"新媒体对社会究竟带来怎样的改变"、"新媒体与公共政策"、"新媒体与网络意见领袖"、"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融合"、"微博和中国社会"、"新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互联网的监管与立法"等重点话题进行深入评述,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新媒体传播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5.
荣婷 《传媒》2010,(12):54-56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始于20世纪90年代,自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起,电视娱乐节目经历了晚会、游戏、竞猜、真人秀四个时期.以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一炮打响为标志,真正掀起了中国电视的"娱乐"狂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生存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影响,人类意识形态中的社会结构正以数字化形式展示出来.面对新媒体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新媒体与社会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于2012年7月24-25日举办了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暨中美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双边研讨会,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这一全球性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荣婷  李晶菡 《传媒》2020,(1):94-96
“中日钓鱼岛争端”“南海仲裁案”“中美贸易战”等涉华国际事件发生后,相关国家不仅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博弈,更展开了一场场凌厉的国际舆论战。本文对国际舆论战的内涵和历史进行梳理,进而总结国际舆论战的现状与特点,在借鉴他国舆论战的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应对国际舆论战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