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态批评视阏下,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不再是封闭的批判式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它在根本上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有限性。《边城》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形式”,是将天、地、人、神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诗性言说。  相似文献   
2.
在消费时代,自然赋予人的神性或灵性逐渐缺失。而“汗血诗人”牛汉却以生态意识确立自己的言说姿态,卓然独立于诗坛。本文旨在通过寻求“绿色”、回归自然;走向“荒野”,回归生命本身;取消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追求“多样化”这样三个纬度,探寻牛汉诗歌中的生态意识与情怀。  相似文献   
3.
戈麦如彗星般划过当代诗坛。他的诗歌以犀利的汉语之光照亮了自我的生存。诗人对彼岸的执著向往及其困惑与超越。是自我价值的终生追寻与确认。戈麦的诗歌与鲁迅及其《野草》有表象的一致又有深层意志的差异。本文以鲁迅及其《野草》为参照系,围绕诗歌意象、主体追求、彼岸认同、时代氛围等比较诗学的维度对戈麦的诗歌写作做出判断,进而探寻戈麦诗歌写作过程中所蕴舍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4.
从《春的四重奏》的精工细致到《绿色风》的自然清新再到《北方图腾》的阳刚雄奇,诗人朱雷一直在超越自我,而这种超越又不仅仅是对自我的简单否定和对既往的随意偏离。在《北方图腾》中,我们看到的是关东人文资源的深层敞亮,一种阳刚风格的高度张扬,一种感性诗艺的精心建构。而  相似文献   
5.
在艺术整体钝化为消费的时代,烟波浩渺的时尚浪潮让纯精神层面的追求显得奢侈,而海子和戈麦却终因神性追求得以存活。除了体验和选择的惊人相似之外,他们又有着绝大的不同:海子是语言的天才,以热情的想象包容了青春,仿佛奔突的熔岩般地呈现出火的焦虑;而戈麦作为语言光芒的缔造者,用冷静的知性思考指涉出青春的理性,像一座隐藏的火山蕴含着知性的冷静。熔岩和地火终于汇聚成流,奔向神性写作的迷宫。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作家,苏曼殊及其小说在"言情"的魔力之外,更凭借小说思想与形式内外兼修的技术优势,获得了新旧文学转型期"承前启后"地位的殊荣。细读苏曼殊的小说,文本彰显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情缘与佛戒的冲突、传统与现代的拉扯、自卑与超越的纠缠等多维的思想艺术张力。也正是这种张力,最终成就了苏曼殊小说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卓越而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看似虚无而实际超然的作家,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极力保持低调介入与精神底线之间的平衡,即保持其自由主义创作风格。为此在《黄金时代》里,作者注重叙事形态的更新,坚持黑色幽默风格的延续,巧妙地运用与黑色幽默相关的荒谬逻辑和怪诞语言。这使作者与现实之间的缓冲地带得以拓展直至自由驰骋。王小波就在这自由境地的"虚无"狂欢中走向圣境。  相似文献   
8.
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健将,周作人的文学创作除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小品。新诗写作同样成就卓越。在“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五四”精神光束中,周作人的新诗却因为生态意蕴的深层展示而获得持久的生命,本文从亲近自然回归生命本真、平等意识等多样化追求对其新诗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野草>深刻地体现了鲁迅思想复杂的矛盾性.鲁迅一方面要守护源自对希望与失望无法抉择认同的内心孤独,在内面精神世界无奈地抉择自省.这种矛盾使鲁迅陷于更深的孤独苦闷.另一方面鲁迅担心自己的孤独会影响到时代青年的情绪,于是使<野草>中抗争成份多起来,即使是内省为主的篇章也多了抗争色彩.这样<野草>就因鲁迅在孤独中的守望而形成一个大的思想张力系统,也正是这一张力系统丰富了<野草>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0.
葛胜君 《传媒》2016,(13):62-64
2013年,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热潮.随后,《中华好诗词》《中国成语大会》《最爱是中华》等节目纷纷涌现.2015年,由陕西卫视推出的《唐诗风云会》再次成为文化真人秀节目的新典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传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相比于2007年流行的"讲坛"类文化节目,无论是两年前的《汉字英雄》,还是最新的《唐诗风云会》,都呈现出了明显的"真人秀"色彩和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归为"文化真人秀"节目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