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战线》杂志第四期发表庹震写的《“鼻子”和“绳子”——浅议“三包采访”》,我看了很有同感,值得开展一次讨论。“三包采访”、“组团采访”,依我看,只要倡导者出以公心,管理者有章有法,执行者品德良好,一般说总是利大于弊的。倡导者和新闻单位都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精力,无形中也会在参加活动的新闻从业人员中间引起一番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检验记者“道行”高低强弱的竞技场。倡导者自愿从物质方面提供一点儿资助行不行? 笔者的回答是:“愿者上钩。”这是因为:一方面,这种采访方式、方法,同我  相似文献   
2.
董毓林 《传媒》2000,(1):14-16
1993年2月27日《经济日报》“星期刊”的“现象台”专栏上,刊出了两位作者写的《百姓的幽默》。文章不长,饶有味道,说的是民间顺口溜现象透视。不料几天之后,退下领导岗位安度晚年的薄一波同志托人向编辑部传达了他对这篇短文的读后感。薄老说:这是人民群众对当前少数地区党风和社会不正之风的批评,发泄他们的  相似文献   
3.
北京日报今年出台的“每天帮您办好事”专栏,取得了成绩。开辟专栏八个多月来,收到5000多件读者来信,已刊发的有550多件。 那么,对这个专栏该给予怎样的评价呢? 我认为,从报纸生存与发展的高度看,“每天帮您办好事”专栏的成功和它的意义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它恰恰是报纸编辑部抓住了自身不可替代性的重要体现。 这些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构筑,每年一到下半年,各报编辑部上上下下都忙着“抓发行”,报业里的竞争相当激烈。可是,各报的老总们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杂志第四期发表庹震写的《“鼻子”和“绳子”——浅议“三包采访”》,我看了很有同感,值得开展一次讨论。“三包采访”、“组团采访”,依我看,只要倡导者出以公心,管理者有章有法,执行者品德良好,一般说总是利大于弊的。倡导者和新闻单位都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精力,无形中也会在参加活动的新闻从业人员中间引起一番激烈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检  相似文献   
5.
“今天往这个‘市场经济与经济宣传’的讲台上一坐,真有点儿‘上市了’的感觉,再说白一些,就是给‘提溜’到秤盘子里了——从我而言,是要向全体同仁、各位评委推销自己的观点,对大家说来,则要掂量掂量我这番说词儿能约几斤几两、能值几分几文”。台上演讲人轻松调侃的开场白,引起在场听众会心的微笑。这是3月6日经济日报业务演讲竞赛现场的一个镜头。11位演讲者依次走上讲台,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生动语言和随之进发出来的思想火花,博得了台下同仁们的阵阵热烈的掌声。经济日报开展的业务演讲竞赛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八月二十五日理论版若水的《名与实之间》,是一篇好文章。我们正在农村参加落实经济政策调查工作的一些同志,对照工作实际作了讨论,大家认为:这篇文章击中了林彪、“四人帮”肆意阉割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要害,进一步澄清了我们思想上的一些混乱问题。在不很长的篇幅中,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读起来有新意,有新理,有新味。  相似文献   
7.
董毓林 《传媒》2000,(1):38-39
《北京的金山上》这首西藏民歌,可谓家喻户晓。但人们大概并不知道,围绕这首歌的署名权,竟引发了一场历时近两年的风波,直到1999年7月16日,这场风波才算有了一个较圆满的结局。 事情的发端颇有点“戏剧性”——就发生在中央电视台这个大舞台上。 1997年9月21日,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中,青年女歌手韩红抱着吉他自弹自唱《北京的金山上》。一曲终了,韩红似乎意犹未尽,又信口开河地对主持人说这首歌是他母亲雍西当年写的。  相似文献   
8.
宋朝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那么,1994年我国林林总总报业又是以怎样的姿态欲把“新桃”换“旧符”的呢? 一、关于办报方针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为提高宣传报道水平,丰富宣传报道内容,提供了更为宽广、深厚的客观基础。与此同时,新闻媒体的不断增加,读者的新闻选择性明显增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迫使我国报业转变观念和作风。新华社负责同志撰文指出:为适应形势,改进报道的组织指挥,调整报道的组织形式,转变采编人员的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乃  相似文献   
9.
“今天往这个‘市场经济与经济宣传’的讲台上一坐,真有点儿‘上市了’的感觉,再说白一些,就是给‘提溜’到秤盘子里了——从我而言,是要向全体同仁、各位评委推销自己的观点,对大家说来,则要掂量掂量我这番说词儿能约几斤几两、能值几分几文”。台上演讲人轻松调侃的开场白,引起在场听众会心的微笑。这是3月6日经济日报业务演讲竞赛现场的一个镜头。11位演讲者依次走上讲台,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生动语言和随之进发出来的思想火花,博得了台下同仁们的阵阵热烈的掌声。经济日报开展的业务演讲竞赛  相似文献   
10.
董毓林 《传媒》1999,(6):10-12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有一位长期担任中央经济部门和地方领导工作,沐风栉雨几十载的长者——他,就是万里同志。 自他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后又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