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后奥运"经济的走向推测和理论探讨如火如荼.对于新闻界来说,"后奥运"中国新闻宣传的走向也同样值得分析和探索,特别是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涵盖方方面面,也包括了中国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2.
提高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要提高公信力,必须要与党中央的决策步调一致.切实担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重任。近年来.我国有的主流媒体的公信力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力.这个问题不能忽视。一从理论上讲,“权威力”和“公信力”同属政治伦理范畴。试想.当一次次虚假的报道见诸媒体.媒体岂不成了一次次叫喊着“狼来了”的说谎的牧羊人.失去了诚信;当真实的新闻报道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拜金主义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媒体岂能赢得受众的忠诚度;当与构建文明社会相违背的低俗之风一旦充斥媒体.媒体的道德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当不良广告的一笔笔收入成了媒体工作者的奖金.媒体工作者在获奖之后不也一步步蜕变为欺骗者的同谋?  相似文献   
3.
4.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从我国第一个主持人节目诞生之日起 ,每一位走向广播话筒前的节目主持人都或多或少受过如何把好话筒“导向”的教育。然而 ,现实情况却是 ,尽管我国的广播主持人节目已经走过了20个春秋 ,主持人话筒前的导向意识依然相当淡薄 ,教训时常发生。鉴于此 ,这里试就“老话题”来个“新炒” ,如果能对节目主持人们哪怕有一点点启示 ,也就够了。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都重视抓好舆论导向 ,可是 ,往往我们抓了“重中之重” ,就忽视了其他。应该说 ,这些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宣传管理部门对抓好舆论导向都非常重视 ,各新闻…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法律素质进行调研。问卷设计包括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法律的实践能力,对大学生常见的法律知识、行为规范和维权意识进行了调研。通过对2126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年级大学生对普法教育活动的兴趣最高,高年级则大幅下降。在校大学生具备了基本的法治意识,有较强的法律辨识能力、维权意识,但对常用的法律关注度较低。高校的普法宣传方法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兴趣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调研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厦门人民广播电台坚定“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在全台干部职工中树立做强厦门广播事业的信心,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优势,拓展生存空间,走进了新天地。今年是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广播发展年”,结合我台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广播发展的有关问题,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8.
繁荣带来竞争,竞争促进繁荣。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电视台与有线电视台之间的相互竞争和促进几乎无所不在。正是在这种竞争的推动下,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活力,呈现空前繁荣的新局面。然而,在繁荣的灿烂阳光下也有一些不该有的“角落”。这里,笔者试就“竞争”与“合力”问题作一些探讨,向同行讨教。一十几年来,广播一直被一种“阴云”笼罩,那就是:广播正在走向衰亡。另有一些“有识之士”说,电视是广播的克星,电视的兴起意味着广播丧钟的敲响。近年来有一种新论,认为多媒体的出现将取代报纸与电视,是对当今各媒体的否…  相似文献   
9.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的新闻媒体进入了活跃时期,广播、电视出现了主持人节目,有了与受众的双向交流,同时节目也走向专业化、对象化的细分阶段,报纸版面也多了,内容也丰富了。但是,不讲艺术和品位的宣传仍然还有。比如,新闻报道平庸化、缺乏亮点:有些文艺节目还存在媚俗、低品位的模仿现象。一些节目格调不高,内容单薄、主持人孤芳自赏等。  相似文献   
10.
在认真考虑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时代背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传统模式和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中的优点进行融合,重新设计实验教学教案结构和要求,充分发挥手机APP和"种子学生"的作用,调整教师的定位,形成"融合式"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