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清廷移察哈尔部游牧于宣府、大同边外地,壩内壩外分置农田牧厂,呈民族杂居之局面。作为控制西北的重镇,察哈尔布有重兵,台站林立,非高官无以治之。清乾隆二十六年,政府设察哈尔都统,统率八旗驻防官兵,管理察哈尔游牧,同时署理张家口理事同知。都统之设立,既可发挥震慑要塞之功,又达到维稳地方之效,是察地设省前的重要一步。对察哈尔都统的考察,是分析地方省治建设轨迹的一把钥匙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辽代崇佛之势远胜同期的南方政权。作为一种文化,佛教曾对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后世却有“辽以佛亡”之语,认为崇佛加剧了阶级矛盾,使皇帝疏于政事,最终导致亡国。其实,辽亡与崇佛的关联,绝非简单的崇佛之故,而是几无限制的崇佛,其深层原因则是统治者及其制定的佛教政策使然。  相似文献   
3.
宣府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素有“九边冲要数宣府”的美誉.从战略地位、军事防御力量、镇军的战斗力、督抚级别及受到的优待、驻军数量、军费开支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宣府镇在明朝中前期北部边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口流动现象古已有之,作为人口管理的户籍制度在先秦时便已产生。人口流动不断为户籍管理提出新课题,从而促进户籍制度的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古代人口流动情况而对户籍制度进行的改革措施对当今的户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家口在辽时隶西京道,其坝上发展畜牧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坝下发展农业的优良传统为辽代经济的整体发展创造了条件。一定程度上为辽代大规模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和农业经济主导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进了民族同化与融合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秦汉之交,商人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采用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了之前被压制的社会地位,富埒王侯;出类拔萃者受到国家隆重的礼遇。其实现社会流动的途径以及商业经营手段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7.
准确的定位是高校基础学科发展的灵魂,创建特色课程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将乡土史与民族史融入通史内容,以区域史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将中学一线教师请入课堂,在实践教学上取得突破;将民族精神寓于历史教学,培养满足和服务于地方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地方院校历史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任何时代,由民到官身份的变化都是社会流动的集中体现,而官阶内部的升迁罢黜同样反映了官员社会地位的变化。传统文献与出土汉简,为探讨汉代官员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提供重要参考。居延汉简中,涉及官员因功劳拔擢,因勤奋、重修行的性格而升迁以及为官期间软弱被斥免的状况居多。  相似文献   
9.
汉代社会,男性以其性别优势在国家的选官制度中占据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亦不乏以婚姻途径提高社会政治地位者,如迎娶政治经济背景雄厚的富家女子为妻以扩大社会影响,或通过“尚主”而飞黄腾达,或以“色”获宠进而获得显位.这对汉代当时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从1931年11月7日成立到1937年9月6日撤销,共经立了6年的风雨历程,其中有两年是在长征中度过的,它的政府机构和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相同,可以说,以江西瑞金为首都的共和国就是以北京为首都的共和国的雏形和前身,但是,由于它产生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