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今中国,出版社已达四百余家,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数以万计。地方出版部门或地方专业出版社的出版物,要想在浩瀚的书海中不被淹没而能“跳”出来,唯一的出路是要创造自己的特色。出版物的特色,可以有多种多样。作为地方出版部门或地方专业出版社的图书,首先应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特色是地方出版部门或地方专业出版社图书的生命。在“文化革命”以前,地方出版社数目很少,一般一个省区只有一个地方性的综合出版社,几乎没有地方专业出版社,地方出版事业并不发达。从这种实际情况来说,也无法去侈谈什么地方特色问题。拿江苏情况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战线》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发表了赵克勤、许嘉璐二位同志的《谈〈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下同)文选的注释原则——兼答薛正兴同志》一文(以下简称为“赵许文”),这主要是针对笔者《〈古代汉语〉注释疑义讨论》(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一文所提出的若干问题,以及笔者文中未曾提及而“有一些读者或专家提出过”的问题,开展讨论,从而说明《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原则。读了赵许文,深受启发,同时也感到这些问题确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关于赵许文中兼答笔者的若干问题。笔者已撰专文《〈古代汉语〉注释疑义再讨论》(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与之商榷。这里就《古代汉语》文选的注释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洪诚教授诞生九十周年、逝世二十周年。我们在纪念这位著名的语言学家、为培育语言研究和教学人才而鞠躬尽瘁的教育家时,由先生的弟子们收集、整理他的文稿手札,成《洪诚文集》,奉献给当代和后世。我们相信,《洪诚文集》的出版,一定会对汉语研究和训诂学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洪诚文集》由《训诂学》、《雒诵庐论文集》和《中国历代语言文字学文选》三书合集组成,今依次简要述评如下。富有创获的《训诂学》训诂学是为阅读古代文献服务的一门语言科学。它研究如何正确理解古代书面语的语义,以求了解古书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4.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原意为藏书而兼校书之所。清袁枚曰:“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随园随笔》卷14)稽之史籍,斯说诚然。《新唐书·百官志》云:“开元五年,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殿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领中官,监守院门;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