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营造差异点     
虞嘉 《视听界》2009,(5):79-79
《有一说一》节目串联单每天能排到30条左右的新闻,分钟收视率显示新版播出三天后,开机率从1.3%左右上升到2.4%,并稳定在2.2%左右,而后的第一板块至二、三板块基本上呈现持续走高到自然回落的过程。让观众收看这么庞大的新闻体量,选题内容并不只停留在鸡毛蒜皮、家长里短上。《有一说一》注意到不仅要展示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
2007,假新闻泛滥的五大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嘉 《视听界》2008,(1):98
一、片面追求轰动效果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就采用最方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发表有炒作价值的新闻。这些新闻多是追求轰动效应、争奇猎怪之作。有不少假新闻,记者和编辑只要多花点工夫核实一下,很容易发现漏洞,但是出于“抢新闻”的考虑,宁愿先登出来再去追踪求证。比如,《美国枪击32名大学生案凶手为中国人》的假新闻。去年4月16日,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校园枪击案发生,第二天中国新闻网发布来自纽约的消息,称“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特大枪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  相似文献   
3.
虞嘉 《视听界》2006,(3):98-99
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问题,笔者认为,所谓网络舆论主要是依其传播形式来区分的一种舆论类型,实际上是社会舆论的一种。一方面:网络舆论是舆论的特殊形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其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载体是网络,所有的言论、态度、意见、信念和情绪都是在网络中表达的,是网络中的公众所表达的意见的总和。另一方面,网络舆论“不仅是互联网上形成的公众一致意见,而且是遍及全球的无声意见的交互过程”①。与舆论的其他表现形态相比,网络舆论凭借其特殊的介质而更注重意见和言论的交锋、融合过程,即网络舆论的形成过程。网络舆论的特点分析:网络舆…  相似文献   
4.
虞嘉 《时代教育》2013,(8):139-140
传统教育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的前提是要解放人,我们不妨尝试换位教学,学生换位为教师,教师换位为学生,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嘴巴、眼睛、双手和空间。这样,在新课中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力;在例题评讲中,发现学生思路上的问题,教学相长,在课后让学生出试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实践证明"换位教学法"对解放学生头脑,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优化师生关系等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