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安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发生的事,又称“双十二事变”。这是稍有中国现代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的事。可是,徐铸成同志著的《报海旧闻》第247页《从“西安事变”到“八一三”》中却说:“蒋(介石)被捉是在那月(12月)的八  相似文献   
2.
知道一点中国现代新闻史的人,都熟知解放前《大公报》对蒋介石的“小骂大帮忙”。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始作编者是谁?有何表现? 这要先从木世纪三十年代“一代报人”名记者张季鸾谈起。张季鸾(1888——1941)名炽章,陕西榆林人。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是个老进士,长期在山东邹平等县当县官,张就是在邹平出生的。他的母亲是继室,只生他一个儿子。十三岁时父亲去世,赖同僚们的资助,张同寡母扶柩归葬榆林。他曾先后在榆林榆阳中学和三原宏道学堂就学,并问学于“关西大儒”刘古愚等,刻苦勤读,在经、史、地理和语文上打下了基本功。张季鸾于1905年经陕西省试,考取官费留学日  相似文献   
3.
1915年12月25日下午6时,我国报界奇才黄远生(字远庸)在美国旧金山被刺身亡。他是应友人邀请去广州楼酒家赴宴,宴毕下楼时被人开枪击毙的。因凶手逃脱,致死因不明,当时在美华侨误以为是袁世凯派人暗杀的;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才有人透露是国民党在旧金山的人干的。为了解他的死因,有必要回顾一下他赴美前的一段政治经历。1915年,窃国大盗袁世凯阴谋称帝。为了制造舆论,先是由他的洋顾问古德诺、贺长雄等人发出了中国不宜共和立国的谬论,随后又由“筹安会”六君子  相似文献   
4.
“观其人知其友”,反过来说:“观其友知其人”也是合适的吧?西洋人不也说过:“告诉我,谁是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怎样的人”吗? 基于此,我们从本世纪初我国报界奇才、名记者黄远生的一些友人来看黄远生,了解他为什么在弱冠之年即崭露头角,正当青年英俊峥嵘岁月时,便横遭摧折、血溅异域的悲惨结局。从他那些后死的友人归宿,论证如果他还活着,会是如何的发展和前途。不也是一件饶有兴味的事吗? 限于手头资料,我们只选黄远生友人中的李盛铎、梁启超、蓝公武、张君劢、林志钧、陈叔通、刘厚生、章士钊、梁漱溟、史量才——我国近现代史上十个知名人物来论述。  相似文献   
5.
纪念子冈     
我国著名女记者彭子冈,不幸于1988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已两年了。我和子冈、徐盈夫妇相识已经五十多年。1935年10月,我以记者名义随绥远省(今内蒙古西部地区)体育队到上海参加全国运动会。在上海,除了采访报道绥远省体育队参加全运会的情况外,还访问了一些人。其中的一位是《申报·自由谈》编者吴景崧先生。他将《自由谈》发表过的文章编选成《小品文选》送给我一册,那上面选有我写的《大青山》一文。同时,吴景崧先生知道我很想认识彭子冈,便托我带了一册,北返时送给在北平的她。这样,我和子冈、徐盈在北平相识了。那时,他俩正在恋爱着,尚未结婚。随后,我还请徐盈为我们几个年青人合办的《塞原》文艺旬刊写了《铺保》一篇短篇小说。正是由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