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474岁了     
发送电子邮件的人都知道@这个符号,它读作at(艾特),在电子邮箱的表示形式中,@的含义是"某用户"在"某服务器"。@的读法在各国不尽相同,如德国、荷兰和南非人把@叫做"猴子的尾巴",俄罗斯人称之为"小狗",芬兰人称其为"咪咪",法国和意大利人喊它做"小蜗牛"……很多人都以为,@是随着电子邮件的应用而产生的新发明。其实,@出现距今已有474年了。不过,它最先的应用并非在电子邮件上,而是表示重量单位和容积单位。最早使用@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  相似文献   
2.
身份证并非现代才有,早在我国隋朝就有了。不过,那时的身份证并非全民所有,而是朝廷发给官员们的一种类似身份证的"鱼符",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状像鱼,分为两爿,上凿小孔,以便系佩。上面刻有官员姓名、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当时,"鱼符"还分等级。凡亲王和三品以上官员所用"鱼符"均以黄金铸制,显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员的"鱼符"为银质;六品以下官员的"鱼符"  相似文献   
3.
说起身份证,你会以为是现代才有的,其实早在我国隋朝就开始有了身份证。不过,身份证不是全民所有,而是朝廷发给官员的一种类似身份证的鱼符。它是用木  相似文献   
4.
饺子是药     
裘影萍 《知识窗》2010,(2):59-59
饺子是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不过,饺子最初不是食品,而是一味药,原名叫作“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相似文献   
5.
24岁就登上北京大学讲坛的著名国学大师梁漱溟,一生坎坷,迭经磨难,在“文革”期间被责令每天打扫院落和厕所,在一片“勒令”“打倒”“油炸”的喧嚣声中交代“罪行”。然而。这样的劫难并没有“击倒”这位大师,1988年去世时享年95岁。  相似文献   
6.
@:477岁了     
最早使用@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
  1536年5月4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拉比在一封信中使用了@符号,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货物,其中凡是涉及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是用@表示的。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符号。“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约合114加仑。直到今天,anfora在意大利中仍然是酒的计量单位。@本为西班牙的一种重量单位,读音为“阿罗瓦”。  相似文献   
7.
@:477岁了     
最早使用@是在中世纪的意大利。1536年5月4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商人弗朗西斯科·拉比在一封信中使用了@符号,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货物,其中凡是涉及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是用@表示的。这就是最早出现的@符号。"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约合114加仑。直到今天,anfora在意大利中仍然是酒的计量单位。@本为西班牙的一种重量单位,读音为"阿罗瓦"。  相似文献   
8.
裘影萍 《小读者》2013,(2):37-37
饺子是我国民间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不过,饺子最初不是食品,而是一味药,原名叫作“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张仲景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人称“医中之圣,方中之祖”。他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即使在长沙为官时,也常力百姓除疾医病。东汉末年,连年混战,从长沙弃官告老还乡后的张仲景,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回到家他心里总记挂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便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  相似文献   
9.
宋美龄喜欢吃蔬菜,尤其是素有“蔬菜之王”美誉的菠菜,更是每餐食用。在南京生活期间,她曾委派几名医生前往紫金山的一家研究所.专门对菠菜进行化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