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群众办报”的观点,1948年10月,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要求记者,“真实地全面地深刻地把群众情绪反映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坚持“群众办报”,把群众的情绪反映出来,让报纸贴近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市报办在基层,我们的记者和广大通讯员生活在普通老百姓之中。老百姓生活中的小事,往往与社会很多深层次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老百姓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写出来,刊登出来,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有利于疏导和解决许多潜在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解贵民 《新闻知识》2002,(11):49-50
在市场经济时代,新闻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报纸都在努力争取读者。时事版是全国与世界的窗口,办好时事版,对吸引读者最具有吸引力。那么,时事版如何赢得读者呢?关键是要顺应时代潮流,摒弃过去单调刻板、四平八稳的风格,选取贴近时代、贴近读者、冲击力大、可读性强的新闻稿件,精心制作标题,并运用人刀阔斧、粗犷有力的编排方式,以全新的面貌给读者以震撼、惊喜,便他们如观巨幅水墨画,如听摇滚乐,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新闻业发展.从业人员激增,“体制”多元。一些新闻单位放松了对记的管理,有的记整天周旋于饭桌之侧,出入于宾馆酒楼之间。新闻与广告界限不清,创收活动与采访活动界限不明,采写活动没有回避制度.管它是证券经营,还是司法审判,没有不能去的地方,没有不能与自己利益兼顾的采访活动。因此,“公关能力”  相似文献   
5.
解贵民 《青年记者》2003,(11):33-33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就是研究“三农”的,显示了新一届领导人对“三农”工作的关注和重视,如何创新“三农”报道也就成为市地报搞好宣传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日照日报》的“三农”报道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创  相似文献   
6.
当前,翻开一些市地报纸,会议新闻、领导活动、工作总结,假大空、程式化的东西太多,报纸新闻引导的艺术性、感染力还有待提高,影响了党报的权威性和舆论引导性。部分记者跑会议、改材料,深入不下去,就是深入基层,也是走马观花,稿件既不鲜活也没有深度,味同嚼蜡。市地报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增强可读性,吸引读者,关键是记者在新闻采写中要创新。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市地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也存在一个创新的问题。新闻采写要创新,首先要着眼一个新字。就是看新闻报道是不是反映了群众中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是不是有新的题材,新的内容,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语言。戴邦同志说过,新闻是姓新的。“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个是内容,它是新鲜的,人民关心的重要事实。由此可见,做一名合格的媒体新闻工作者,树立创新意识是何等的重要。第一,新闻采写要创新,记者胸中要有全局观念,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前,有不少国家大项目在征地和建设中遇到个别难题,有些人总想揩国家的油,影响大项目的顺利建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