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2年   6篇
  1929年   1篇
  1928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R22作为聚四氟乙烯合成原料,纯度要求极高。在此以Aspen Plus为工具,设计提纯R22的化工装置,从而将其纯度提升至满足聚四氟乙烯合成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海内推宗匠,霸月光夙笑藉谧,百切奇魔留手徉,四山峭壁韶碑痕,名心淡似霎蹄灿,爵思澄放椽到四,休锐山中忘甲子,莫干不朽志长存。 附簇萝坡老人兑增原作艳唱满城夙雨句,湛深家率不须温,清吟自有冰心印,幽赏须留屐亩痕,洋被待害能羲氧,靓成桃李已盈四,夏先天下英才聚,至此方知三契存。夢坡老人見赠次韻答之@仰葊 ~~  相似文献   
3.
谈教育革新     
最近我国教育之不适宜,不利于人口,几为社会所公认,我在三四月前,曾撰「害人教育」一文,抨击现今教育之不良,颇得各方之同情。日前陆君伯羽来书,讨论学制之应改革,颇有见解,我二人往返函商,因得下列之论点,以求国内教育家之指教。一、吾国自新学制实行以后,学者成以谓合乎教育原理,发展儿童个性矣,然数年来之成绩,未可乐观,新制小学缩矩一年,中学增加二年,而一般办学者莫不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演变历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经历了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本文系统地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演变脉络,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继而概括了各个阶段的政策的主要特点,最后对政策演变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在千米桥、苏桥等气田的发现,拉开了渤海湾盆地奥陶系潜山勘探的序幕。辽河盆地东部凸起作为渤海湾盆地的一个重要区块,同样备受关注。但其勘探程度较低,具体的资源量无法估算。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充分联系整个渤海湾盆地,以便利用相同相似的原则找寻油气突破口,笔者对本区奥陶系作了详细的划分,并与渤海湾其他油田作对比,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述了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为下一步沉积储层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木早已成为华夏社会意识形态的媒介,承载和传播着诸多观念。“天父地母”观念是一种以“间性”为基础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隐喻。人与天地相应,与草木同归。人与草木媒介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缩影,从古至今经历了敬畏与依赖、征服与控制、和谐与发展等阶段,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主体间性以一种主体之间平等对话、共生共处的机制,在移情、身份和政治等隐喻中不断指导着人类建立起与草木媒介、与自然的“共生交往”关系,与华夏先哲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从人与自然的间性传播的关系视角放眼未来,可以发现其对个人内在的自我完善、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和国际政策的有效传播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比较完善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但对于政策的执行效果仍然缺乏全面的分析。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制定的海外科技人才政策为对象,根据现有的权威调查和统计数据,尝试对部门的有关政策进行相对独立的多角度评估,以客观展示我国海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完善NSFC海外人才政策和科技政策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效力不但是养成学生有充分的知能·并须使学生有服务的兴趣和能力·这是训练上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的最要目的·是怎样使人有这种教育的需要·怎样使受教育的人个个都能适用於社会·所以职业训练却是今日急应注意的一问题·但是职业训练·头绪很繁·从怎样入手·才易有些成绩,这非注意於学生服务不可·最近调查各处学校学生对於服务的情形·当然校前进步·但是有的认服务为具文·专  相似文献   
9.
古花楼与奎山寿,安定清门世泽长,棣萼联欢承父德,林泉交秀孕花香。也亭(亭名)晚眺云归岫,雪影(斋名)闲吟月上墙,瞻岵堂前弥景仰。潜研遗址永流光。(钱大昕先生遗址即在右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