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以顾颉刚为代表的著名历史学派——古史辨以还原上古真史为目的,解构传统《诗经》学,清除历代《诗经》学萌生的伪史并查证真史。其诗学取向与价值在于,直面《诗经》本文,解除《诗经》的经典光晕,还原《诗经》的文学面目,因而对《诗经》学作了深度刷新。但是也因游走于历史与文学之间,遗失了更为细腻的历史文化密码,也对《诗经》造成了漏解、无解、误解的阐释缺失。  相似文献   
2.
就业指导视阀下高校辅导员的职能错位与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业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辅导员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与辅导员的素质优势、角色优势、岗位优势密切相关。但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辅导员与就业工作之间仍存在一定错位。鉴于此,辅导员应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定位好四种角色:思想教育者、职业指导员、就业服务员、心理咨询员。  相似文献   
3.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施教主体的审美改造,把审美要素渗透到接受过程,从而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美、感性美、和谐美,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影视作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媒介之一,依凭视听语言优势,可美化非遗形象、优化传播效果;而以地方性知识为内核的非遗凝聚民间情感和生态智慧,则有助于影视作品释放出独特唯一的美学效果。值得警惕的是,影视传播注重奇观效应,使非遗形象趋于碎片化,以致产生知识霸权和错误。影视对非遗的传播,不应偏离其原真生态与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5.
谢中元 《文化遗产》2014,(2):140-148
主要存活于佛山顺德的龙舟说唱因其地方性、底层性、流动性特点历来缺少学术观照,因此以帕里-洛德"口头程式诗学"及鲍曼的表演理论为参照并辅以田野调查法,从文字文本转向表演中的说唱,考察龙舟说唱艺人学艺的阶段性状态,论析龙舟说唱表演的惯常和即时情境,深描其程式化的唱腔及锣鼓技艺,从而呈现龙舟说唱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以表演情境为依存场域、以声腔锣鼓为生成技术的活态传承特点。最后认为在表面热闹的传承传播景象背后隐藏着致其濒危的诸多因素,调动保护主体的可持续性参与、实施对重点传承人的供养式保护、激活遗产的造血式传承是实施龙舟说唱保护的尝试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的审美期待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的审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加强施教主体的审美改造,把审美要素渗透到接受过程,从而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诚美、感性美、和谐美,达到预期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龙舟说唱     
谢中元 《文化遗产》2014,(2):I0001-I0002
<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