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大众传媒与扶贫报道--以1990-1999年《安徽日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目的 按发展传播学的观点,可以用城镇化、教育、大众传播和公众参与这四个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现代化过程。城镇化带来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育的普及;教育使有知识、有文化的公民成为合格的社会管理者、工人、职员、消费者,也成为大众传播合格的受众;作为现代工业社会尤为重要的社会机构之一,大众传播媒介在法律的保障和调节下行使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超常规”发展阶段。专业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毕业生源源不断涌向人才市场。随着市场饱和度的加剧,摆在各新闻传播院系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凸显特色,提高竞争力。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媒介依赖理论为参照,采用随机抽样电话调查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民众的定量研究,发现他们的媒介接触和使用行为呈现出如下变化、特征和趋势: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正在从传统媒介转向新兴媒介;除电视外,受众的媒介依赖与媒介信任之间,出现一种过渡阶段的反差现象:对新兴媒介相对依赖而不太信任,对传统媒介相对信任而不太依赖;受众对新闻的需求越大,则越依赖新兴媒介;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则越信任新兴媒介;作为新兴媒介的网络和手机,已取代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广播、杂志,与电视一道,构成了当代受众接受新闻的三大渠道;受众对手机这一新兴媒介的发展前景普遍看好;新兴媒介的依赖度与年龄、教育程度相关,但与性别、收入无关,即:越是年轻、高学历的受众,越依赖新兴媒介.  相似文献   
4.
5.
手机作为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将传播权还给独立自主的社会个体,将同质化的接收群体还原为差异化的个体,将传播由单向、延时、固定转变为互动、实时、移动,并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想意识的变化.启示从业人员在观念层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尊重并满足人的传播需要作为传播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实践层面要注意媒介融合技术的运用,为优化传播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