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上古巴族的廪君蛮以白虎为图腾知者甚多,除廪君以外,巴人还有一些部族信奉的图腾不是白虎,而是以龙蛇为图腾却鲜为人知。有关文物工作者最近在湖北恩施自治州利川市境内鱼木寨的一座古墓上发现的古代巴族崇拜龙蛇的浮雕图案便是例证,完全证实了远古巴人确有以龙蛇为图腾的部族。该图案长宽约80公分,图中弯曲错落的龙蛇宛如一个草书福字,其构思妙巧、雕工精细,实为罕见。  相似文献   
2.
谭优 《大观周刊》2013,(10):29-32
自从有了法律意义上的刑罚,刑罚正义一直是社会公众关切的主题。在现代法治社会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并且将公民的自由和平等作为其始终的追求的刑罚才是正义的刑罚。实现刑罚正义的关键是量刑公正,但在中外的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量刑偏差问题均普遍存在。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实体上的量刑偏差问题和程序上的“量刑依附于定罪”的问题,我国从2010年10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量刑规范化改革改变以往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混为一体的做法,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是规范量刑自由裁量权,实现量刑公正、均衡的重要保证。随着改革的进行,量刑的公开性及公正性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我国传统的证据法主要适用于定罪环节,在量刑环节目前没有建立一套专门的证据规则,对于定罪完成之后的量刑活动难以提供有效的支持,势必会影响量刑规范化改革的实际效果。在量刑程序中,量刑证据的收集、举证、质证、辩论等程序决定着证据能否达到充分的程度,然而充足的量刑证据才是限制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的根本手段,是量刑公正的基础,是实现刑罚正义前提。在量刑规范化改革大背景下,量刑证据的相关问题是刑事审判司法实践中急需完善的问题,量刑证据制度的改革也应当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将社会公众对量刑过程及结果的不清楚、不理解的状况比喻为“重重迷蒙雾”,将实现刑罚正义比喻为“妍妍正义花”,试图从充足的量刑证据是拨开重重迷蒙雾的工具,方能实现刑罚正义看见妍妍正义花的角度进行论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既简单又不影响木炭实验效果的制取方法。a.选取一些较硬质的木块(制得的木炭质量较好),一般木材也可以。b.找一个装过牛奶粉的铁罐(带密封铁盖)洗干净,烘干。如需制取的木炭量多则找一个较大号铁罐即可。c.把木块架成堆,点火燃烧,待木块燃烧不放出火焰形成木炭时,用铁钳取出迅速装入铁罐中,装好后用铁盖盖好压装。待自然冷却后即成木炭。d.此法简单易操作,且铁罐密封性较好,有利于隔绝空气。 木炭的快速制法@谭优发$广东省仁化县石塘中学!51232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