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是美部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医药传教士。他在华期间的医疗活动不仅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在中美医学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中国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起了重要的推逐作用。  相似文献   
2.
谭树林 《历史教学》2002,4(6):25-29
中国人到欧洲留学始于清初,发起者为在华欧洲传教士.这些留欧学生在海外学习西方语言和基督教理的同时,也向所到国家适时介绍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谱写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马礼逊 (RobertMorrison 1782~ 183 4 ) ,英国基督新教牧师 ,180 7年受英国伦敦海外传教会派遣来华 ,是第一位来华基督新教传教士。也是采用医药方式传教的重要人物。在佛教传入中国时 ,中国的传统医术就受到了影响。元代 ,约翰蒙特高维诺到大都传教 ,据说其在入天主教的一派方济各会前 ,学习过医学。 13 0 3年 ,罗马教皇曾派林巴地(Lambard)外科医生抵大都以助传教① 。天主教内顽固反改革的一派耶稣会士来华后 ,在中国传播医学的人就更多了 ,邓玉函的《人身概说》是人体解剖学传入中国最早的著作 ;在艾儒略的《西方…  相似文献   
4.
<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是由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Bridgman)于1832年5月在广州创办的一份英文月刊.它的宗旨是"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近地区的最可靠的和最有价值的资料"[1],内容广泛涉及中国历史、宗教、法律、政治、农业、儒家经典、文学等方面,并特别注意报导关于中国的时事和对外关系,记载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卫三畏称<中国丛报>"包含着当时中外关系的历史"[2];美国宗教史家赖德烈亦认为<中国丛报>"是有关中国知识的矿藏","这是当时中国对外关系最好的史料",是研究当时中国的.不可缺少的史料?[3].  相似文献   
5.
6.
《华英字典》为第一位来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马礼逊所撰,是中国第一部英汉字典。马礼逊在编纂字典时坚持学好一种民族语言必须了解与这个民族有关的历史、地理、宗教、化、哲学、政治、风俗、礼仪等方面内容的宗旨,因此整部《华英字典》富含中国历史、化、政治、宗教、习俗等方面的内容,堪称一部中西化的百科全书。本从宗教神话、风俗礼仪、历史人物、教育与科举以及天、音乐五个方面,概述了其对中西化交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代对来华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态度发生过三次变化,即从最初的鼓励转为严厉禁止,到最后被迫允许。清政府对来华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态度的变化与其所处的国际形势及对外政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到欧洲留学始于清初,发起为在华欧洲传教士。这些留欧学生在海外学习西方语言和基督教理的同时,也向所到国家适时介绍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化和生活习俗,谱写了中西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谭树林 《历史教学》2005,1(9):33-37
伯驾(Peter Parker, 1804-1888)是美部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医药传教士.他在华期间的医疗活动不仅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在中美医学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中国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起了重要的推逐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圣经》中文全译本的完成是近代基督教事业一大成功的标志。“二马译本”即指马士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作为最早的《圣经》中文全译本,“二马译本”不仅对促进基督教在华人中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给后世新教徒从事《圣经》中译提供了蓝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