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谭梦玲 《文教资料》2006,(14):132-133
阅读美国主流新闻期刊的涉华报道,常常可以碰到汉语借词。通常而言,从他国语言中借入新的词汇是为了“填补意义的空白”,但本文认为,它还可以是传播者有意而为的一种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打造"思想的圆桌会议"--《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评,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后,终于在2002年大举复兴。如果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和《青年话题》吹响了时评复兴的号角的话,那么《南方都市报》则以其大手笔打造的时评版身体力行地为时评的复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南方都市报》时评的分析,力图为时评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的创办早在1998年11月初《冰点时评》问世,时评在《中国青年报》崭露头角时,就有人预言:中国媒体的竞争已经进入“观点时代”。且不论“观点时代”是否真的到来,但2002年时评的风生水起却是不争的事实。创办于1999年夏的…  相似文献   
3.
董天策  谭梦玲 《传媒》2004,(5):32-34
编者按在资讯不再稀缺的时代,判断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引导受众在资讯泛滥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对资讯的相对客观、中立的判断以及引发的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成为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也成为媒体凝聚受众的利器.当<新京报>将更具舆论引导意义的评论列为主打卖点之一,并在北京媒体中引发新的时评热时,我们把眼光投放到新型时评的发轫地--广州.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各类媒体高歌猛进开发言论的历史进程中,广州各主要报纸更是不约而同地聚焦时评,先后创办或者充实各自报纸的时评版面,观点竞争成为广州报业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语写作焦虑量表》对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焦虑进行测试,对比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后发现: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焦虑显著高于部属重点高校和二本院校的学生,回避行为更是达到了高焦虑值;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焦虑和写作成绩呈显著负相关,负相关程度显著高于部属重点高校的学生。针对这一结果,对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婉语的起源和定义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源自禁忌.在许多社会里,由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方面的原因,人们要回避许多事物,不能从事许多行为,这些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禁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过程中,由于它们的名称也不能提及,因此逐步发展成为语言禁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又无法完全回避它们.这时候,人们只好以其它语言表达方式间接地代替它们.这些替代语言表达手段即委婉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