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99年1月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经过近两年时间,通过对百余家上报企业商标的严格评审,正式认定“注册并使用在北大方正电子出版系统上的‘北大方正’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是指在相关领域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公众所熟悉的注册商标,是对我国民族产业优秀品牌的一种界定。国家工商局主要根据使用该商标的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量及销售区域;在国外(地区)的销售量及销售区域使用该商标的产品近三年来的主要经济指标;该商标在国内外的注册情况以及品牌知名度、产品的未来发展前景等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细致的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2.
人们的语言交际信息传递遵循着充分性和经济性两大原则,“目的是为了……”这一约定俗成的格式,其重复和强调特征正是充分性原则的体现。新鲜活泼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研究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3.
一、西方悲剧的人文阐释 1.悲剧观。西方悲剧理论一般是反对喜剧结局(团圆)的。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说:“完美的布局应有单一的结局,而不是如有些人主张:应有双重的结局。其中的转变不应有逆境转入顺境,而应相反,由顺境转入逆境。”不是所谓的“双重的结局”,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团圆结局。亚里斯多德认为:既然悲剧的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那么只有悲剧的英雄从顺境转入逆境的情况,才能引起这两种感情,因而是重要的情节。而双重的结局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