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8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10日,石家庄两家报纸同时对前几天发生的“垃圾堵了槐北路”事件做了追踪报道。某都市报的标题是《垃圾依旧横陈街头》,称:“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河北宾馆垃圾转运站,发现站外街上堆放的垃圾有增无减,已经有十几米长了。”并呼吁有关单位“能不能先将争执放一下,为老百姓的利益和这个城市的形象多想一想”。而某日报题为《槐北路垃圾已清运》的报道则称:在市政府的直接干预下,争执已经得到解决,环卫部门“深夜  相似文献   
2.
3.
广告也要注意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岳 《新闻记者》2001,(9):35-35
近 来读报、看电视 ,常会看到一些内容和格调比较庸俗的广告 ,这些广告往往为了“煽情”而忽略了导向 ,置社会影响于不顾。7月份 ,国内几家有影响的报纸就连续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 :该广告的主体是一幅画面 :某豪华酒吧里 ,比肩而坐一男二女。左首的女子手持一部手机 ,目光冷傲 ,扭身睥睨旁边两人 ,做吃醋生气状 ;右首的女子着吊带装、穿松糕鞋 ,头发怪异 ,一副典型的“新新人类”装扮 ,手捧一台相机 ,用轻佻、富于挑逗的眼神盯着男子。夹在中间的男子则眼中含笑 ,一副洋洋自得、美不拉几的劲头。在男子头顶上方 ,赫然打出一句点题的双关语 …  相似文献   
4.
张英军  贾岳 《传媒》2006,(6):72-73
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时代,报业并不是无所作为,更没有理由坐以待毙,而是要凭藉在内容上的优势,通过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占据新兴"数字内容产业"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5.
张英军  贾岳 《新闻传播》2006,(6):10-11,39
在我国,党报始终都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主流媒体的重任。虽然如此,我们却也不能不承认,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发展遭遇了瓶颈,面临着诸多的困惑与难题。党报该如何适应新形势,以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又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这是时下许多党报媒体人都在苦苦思索的课题。本刊特约请一些媒体的有识之士,就此一话题展开讨论,同时也欢迎更多的读者参与到这一讨论中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党报的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决定了它应该也能够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但现实中,党报与人们对主流媒体的期待还有差距.尤其是都市生活类报纸和各类专业性报纸的兴起,对传统党报的市场占有率和社会影响力形成冲击.党报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促使我们对党报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这两天,新记者证发到了手里,我们想到了一个问题:记者证代表着什么?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早上上街买油条时,向摊主亮出了记者证,“我是××报的记者,先给我来两根油条!”令在场的很多人嗤之以鼻。我们也暗为这位老兄脸红———记者证用来买油条,真是给我们记者丢了脸、掉了价。但事儿越小,越能说明一个问题:在这种记者手里,记者证代表着一种牛气十足的感觉。兜里揣着它,脾气大了不少。还听同事说起,一位记者去商场买东西,同样亮出了记者证,要求商场免费“卖”给他一台空调。在遭到拒绝后,便以曝光相要挟,并扬言:“这么大个商场,找你点问题还…  相似文献   
8.
近读小说,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在一些作品中,"黄段子"特别多,比如在描写酒桌等社交场合的情节里,作者总爱弄上几个"黄段子"以飨读者.比笔者最近读完的官场小说<大猫>来说,粗略统计了一下,"黄段子"出现竟不下十条.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在河北某报上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为了真实的谎言》,是“本报记者”写的采访感言,说的是她多次巧用谎言采访成功的故事,并宣称“为了大众的知情权,谎言自然也就成了记者的‘通行证’”。据我所知,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在少数,类似的采访“花絮”也常见诸报刊。说到底,就是“只看结果,不择手段”,认为只要目的和结果正确,至于采取了什么方式则不重要。记者为挖掘新闻事实,有时在采访中需要巧妙周旋、斗智斗勇,甚至不得不借助偷拍、偷录等“隐性采访”方式。但把说谎作为“通行证”发给记者,作为一种常规采访手段而滥用,或干脆把撒谎说成…  相似文献   
10.
发行期间,一些报纸言必称“主流”:什么读者定位面向“主流人群”啦,什么以刊登“主流新闻”“主流资讯”为主啦,什么在本区域发行量、影响力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主流地位”啦。一时间,大大小小的报纸似乎一下子全都变身“主流”或正在向“主流”迈进。其实,很多报纸对“主流”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一些报纸标榜的所谓“主流”,让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不敢苟同。比如一家宣称自己是某某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的晚报,居然在网站打出了这样的新闻“热线”启示:本报“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