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常言道:老师是学生的楷模,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情操,渊博的学识和得法的教授技巧,才能培养出好学生来。所以,作为教师,修身应该是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
类书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文献载体,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类书的编纂从曹魏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元代类书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元代享国较短,元代类书的总体规模也相对较小,因此往往被人忽略.本文通过对历代书目的爬梳考辨,总结出元代类书现存27种,散佚不存18种.此外,对几种因未见而存疑,以及前人误载为元代类书的情况也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3.
贾慧如 《图书馆学刊》2009,31(9):101-103
洪颐煊是清代中期的一位重要的经学家和考据学家。其治学范围广泛涉及经、史、诸子学等各个领域,在文献考证、典籍校注、辑佚古书等方面成绩卓著。《读书丛录》是洪颐煊经史考据类著作中之集大成者。此书到目前为止有初刻本、重印本、重刻本、节钞本以及丛书本等不同版本,其中以富文斋本与吴氏醉六堂本较为完整,而富文斋本当属其中最善者。  相似文献   
4.
洪颐煊是清代嘉、道间的一位重要学者,其治学重文献重考据,在经学、史学以及诸子学等方面成就卓著。本文以其考据学代表性著作《读书丛录》为中心,深入剖析其历史考据,发现其考证内容全面广泛,能够综合运用比较考证法、求源考证法、推理考证法及存疑考证法等考证方法,鲜明地反映出乾嘉考据学家历史考据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5.
元代的蒙学教育是中国蒙学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元代的“童子师”中有不少名学硕儒,还创作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童蒙教学法的著作。中国传统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系列教材“三、百、千、千”首次在元代齐集上阵。元代的蒙学教材体裁多样,大体具备了后世蒙学教材的基本类型。宋代理学思想的渗入,丰富了元代蒙学教材的内容和思想性,而这些教材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又客观上扩大了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陈垣的《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是一部有关佛教史籍目录的研究性著作.此书在论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释家类佛籍时,在深入考辨史料的基础上,纠正其谬误达三十五处,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将这些纠谬归纳为校正字词错误,深究史源以辨征引之误,详考版本,纠正人物混淆和年代错误之处,澄清学术及历史事实,廓清沿误、得出确论,纠正偏颇之说七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论述,以窥陈垣先生学问之深之精.  相似文献   
7.
元代类书是元人采摭当时或前代文献重新编排而成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元代类书中关于衣食、日常杂占、养生疗病、休闲娱乐和文书契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探究元代人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而从有关耕作、畜养、制作和染作等方面对元代类书进行挖掘,能够进一步了解元代社会生产的若干内容。元代类书在元代社会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