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赖晓菡 《大观周刊》2013,(1):200-2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些理论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这就给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指明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2.
赖晓菡 《大观周刊》2012,(22):157-15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是创新教育我们思想品德课同样不能做创新教育的旁观者。把创新教育引入政治课教学.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作为立足点,并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进而达到理论上的内化和情感上的升华,这本身也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那么,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究竞应如何在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改思考和时新教材的研究,作了设置行为作业,提高教学实效、撰写政治小论文,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开展调查活动,知识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尝试用“研究性作业”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成功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