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灌输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先进性和真理性双重价值。放弃马克思主义"灌输论",将使思想政治教育失去重要的理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灌输论"深刻理解和重新解读,构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权力观的理论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人学转换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论“教授委员会”在现代大学治理中的性质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建立一含在学术事务上有决策权的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教授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已成为高教界关注的焦点。按基本定位及基本功能,我国大学的教授委员会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由学术内行管理学术事务的机构三种类型。探讨教授委员会发展的趋势,完善教授委员会制度,旨在从大学治理的角度保障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上的自主权,从而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论美育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创新在哲学层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力量交换过程。学习规律、掌握规律,使客观规律纳入人的目的要求,使其只发挥合目的性要求,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创新具有美的特征,美的不可因袭性决定了美的独创性特点。美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对于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塑造更完美的个性人格、训练直觉形象的思维方式以弥补逻辑抽象思维的缺陷、激发创造热情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外文出版社出版以来,已经以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等21个语种版本发行了642万册,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从文化视角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行深刻解读,可以从中窥见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形成逻辑及其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试论公关理念对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门新兴的实用性学科 ,公共关系是以社会组织塑造组织形象、与公众进行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及方法为研究对象的。换言之 ,公共关系所特有的理念都是服务于社会组织的———具有非个人化的特点。而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问题则具有强烈的个体化色彩。因此 ,当我们谈起这两者之间关系时 ,首先必须着眼于它们之间的同一性。这就是 ,社会组织的塑造形象和传播沟通行为是通过个人来实现的 ,社会组织的代表是个人 ,公共关系是对象包含有个人以及社会组织代表的身份出现的个人。因此 ,其运行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人的心理规律地遵循和传播沟通…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对“灌输论”最有力的质疑是“不道德论”。“不道德论”的立论是“无灌输道德教育”,“国家对道德中立”和“教育中立”是其理论支柱,是代表着自由主义立场的教育思想。面对着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对“灌输论”的质疑,任何语义上的辨析都是徒劳的,因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在本质上质疑任何教育权力,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灌输”。因此,任何对“灌输论”立场的退缩,都是在向自由主义教育靠拢,同时也就是放弃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权力观点的坚持。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省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方哲学“生活世界”理论进行马克思主义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活世界理念的启示下,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活的关切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强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形式,不仅是精心组织的生活世界,而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相统一的生活,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化生活形式。这种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基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三个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 ,社会的竞争机制的基本形成、政治的民主化已为国家法律所保障 ,民主的政治生活已成为人们的习惯、现代传播在技术上已得到保障 ,专业传播机构已经形成 ,人们习惯于从专业机构获取所需的信息。现代公关产生的这三个前提 ,至少有两个与社会的法制化建设有关。首先 ,市场经济必然是也应该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需要法律制度予以支持 ;市场机制的运行 ,有赖于市场规则被人们普遍接受 ;社会竞争的形成必须在实现了人们均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方能实现 ,因为没有法律的保障 ,任何竞…  相似文献   
9.
西北五省区高校内外部条件较差,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国内高等教育竞争态势下,高校发展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却趋同趋高,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及标准方面要求我国西北五省区的高校的发展取向——定位与分层要明确,避免错位发展,并充分发挥学科与专业特色,注重人才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深入探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当前特征,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遇到的现实困境,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政策层面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改进举措,达到提升相关政策科学化水平、促进更多青年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之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