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信息的传送者,电台、电视台、报纸以及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信息发布者的角色。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使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那么传统媒体是否还能保持自身在信息传播及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地位就值得我们去研究。从电视媒体的优、劣势入手,主要分析电视媒体正在面临的威胁,如何改变原有服务模式,传媒链条的整合等几个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2.
赵洛 《出版史料》2010,(4):69-73
一、稿件寓作者魂灵 记得小时候就听父亲讲安徽同乡的作家包世臣。父亲在皖南教书,听到过不少徽州人谈起乡贤包世臣。嘉庆七年(1802年),包世臣到扬州,看到阮元刻汪中的《述学》,阮元为它题词:“心贯九流,口敝万卷。”更增加包世臣对汪中的敬佩。此时贫困中自学成才的汪中已故去八年,  相似文献   
3.
赵洛 《出版史料》2008,(2):93-97
《红楼梦》研究被称为“红学”,《水经注》探讨被叫做“郦学”。首都北京,其历史地理有深邃广阔的内容,值得求索,何不可命之日“京学”?秦汉以至隋,北京南边的涿(今河北涿县)经济文化都比蓟(今北京)发达,汉高祖设涿郡,治涿县。生长刘备和郦道元的督亢,因拒马河水,水利农田可观,荆轲献给秦王的督亢图可证。  相似文献   
4.
北京出版社:你们已刊行北京各种竹枝词②,似可扩大。印《启祯宫词》③;又《檀柘寺志》亦属京师,亦可印。请你们考虑。《启祯宫词》,我有嘉庆瞿氏刻本,可作工作本,如有需要,请来函,我即送你们。《檀柘寺志》,我原有一部,现已不知去向了。敬礼李一氓五月十日[附记]除了《启祯宫词》外,李老对北京古籍热情关怀,约于1985年又给北京出版社送来民国初年陈师曾画的《北京风俗图》。这是博学又好收藏的李老对北京出版社的又一大贡献。1914至1915年间,画家、文学家陈师曾(陈衡恪,陈寅恪之兄)描绘北京贫苦人民的生活,如收破烂、烤白薯、带有浓郁北京风…  相似文献   
5.
赵洛 《出版史料》2011,(3):115-117
抗战初期的1938年,我结识孔凡礼于大别山的深山中——安徽太湖的薛义河。同入六邑中学一年级,成为同年级同窗好友。这一年我十三岁,凡礼十六岁,开始了终身友谊。  相似文献   
6.
古代论隐私     
对于隐私,古人早有议论.今读<韩诗外传>(西汉文帝、景帝时燕人〈今北京人〉韩婴所著)第九卷第十七章,内有这样一段故事,现录于下:  相似文献   
7.
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9月。北京旧有私营各种出版社多达70家,仅次于上海。解放初力求公私合营逐步建立地方国营出版社。起初北京市政府新闻出版处领导建立过北京新大众出版社(1951~1952年,公私合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954年,国营)、北京大众出版社(1954~1956年,公私合营)。1956~1966年,建立基础,1966年因出三家村书而雨骤风狂。不想1986年于原纸张仓库之地的北三环中路6号建起了12层办公大楼。今则此处腾起写字楼、商业楼、书店、宿舍楼多座,跃升为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1996年纪念出版社成立40周年,写《一个编辑的汇报》刊于社史资料…  相似文献   
8.
9.
赵洛 《出版史料》2006,(3):54-64,65
北京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9月。北京旧有私营各种出版社多达70家,仅次于上海。解放初力求公私合营逐步建立地方国营出版社。起初北京市政府新闻出版处领导建立过北京新大众出版社(1951~1952年,公私合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1954年,国营)、北京大众出版社(1954~1956年,公私合营)。1956-1966年,建立基础,1966年因出三家村书而雨骤风狂。不想1986年于原纸张仓库之地的北三环中路6号建起了12层办公大楼。今则此处腾起写字楼、商业楼、书店、宿舍楼多座,跃升为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1996年纪念出版社成立40周年,写《一个编辑的汇报》刊于社史资料。今年出版社50年,又写《延长了的编辑》。鸿雪爪迹,聊存点滴出版史料。  相似文献   
10.
赵洛 《出版史料》2007,(1):119-120
清初查初白的行吟诗,让很多人着迷。有时一两句,也叫我吟诵不已。如“行人却在雨丝中”,几十年旅行出游时常吟起,北京少雨,春雨如油。下起来也只有几毫米如牛毛的细雨,我欲欣悦低迥不置!冒雨在雨中走走,让细雨和风飘拂,吸些湿润新鲜空气,觉得有情有味。陆游有句:“酒渴喜逢疏雨滴”。这疏雨、雨丝的字眼真个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