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本朋友喜欢将鲁讯与朴甫相提并论最早把鲁迅比为杜甫的是日本著名作家、鲁迅作品的日译者左藤春夫。他在《中央公论》(一九三二年一月号)发表的《<故乡)译后纪》中,推许鲁迅的《故乡》具有杜甫的诗情。后来佐藤春夫在《文艺春秋》  相似文献   
2.
在封建时代《左传》一直被列入十三经之列,成为千年间儒生必治之学,宪章之学。为《左传》作注的就有大学问家杜预和今人杨伯峻等人。到如今,虽然科学西学新学大行其道,但作为国学杰出代表的《左传》不仅没有冷落,反而历久而弥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本文试着截取《左传》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篇目,简要分析一下《左传》的思想内容和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录学是一门博览群书,必须具有真知灼见的学问。鲁迅先生在他一万多册的藏书中,就有不少是属目录学的书,这是他写作之余“随便翻翻”的书。有一次,他很坦率地说:“现在有一些老实人,和我闲谈之后,常说我书是看得很多的,略谈一下,我也的确好象书看得很多,殊不知就为了常常随手翻翻的缘故。却并沒有本本细看。还有一种很容易到手的秘本,是《四库书目提要》,倘还怕繁,那么“《简明目录》也可以,这可要细看,他能做成你好象看过许多书”。(《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鲁迅  相似文献   
4.
鲁迅深感,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个奇怪的观念,某朝的统治集团腐朽没落了,往往就一味归咎于女人。但是杜甫却能一反旧说,他以诗为武器,为被压迫的妇女进行抗争。鲁迅在《女人未必说谎》一文里,称述杜诗道: 譬如罢,关于相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就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都由她,敢说“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的有几个……在鲁迅的心目中,杜甫虽是从小身受儒家教义,老来自称“老儒”、“腐儒”,其实对于中国传统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鲁迅认为,凡是伟大的文学天才,总是具有不可摹拟的独创性。他在《不是信》里写道:“诗歌、小说虽有人说同是天才即不妨所见略同,所作相像,但我以为究竟也以独创为贵”。杜甫无论是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言排律、七言排律、五绝和七绝,都有着琳琅满目的独创。难怪白居易说“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茫万丈长”。天才正表现于他的独创。鲁迅认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天才,如果将他与古代第一流的伟大诗人比较,杜甫则不似古人还像今人,他“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经常节衣缩食地印书,又爱向相熟者和不相熟者赠书,但据他的夫人许广平说,他可不喜欢借书给人,“除非万不得已,遇到来借,倒不如另买一本赠送较妥。”鲁迅先生为什么宁可买书奉赠,却就不愿意将书借出呢?这跟他爱书如命的脾气有关。许广平同志说:“他处理他的书籍……似乎是比生命还着重”。这决不是溢美之间。试看鲁迅先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杜甫     
早年熟读杜诗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关心孩子的教育。他不主张孩子过早就学习杜甫的诗篇。在其《示樟寿诸孙》手谕里指出:“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但是鲁迅却并没有禀遵祖训,他对杜诗熟读得惊人。凡是跟鲁迅接触过的人们,会对他的娴熟杜诗,留有深刻的记忆。杨莘耜是他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同事。这位高年老人在解放后回忆道:“豫才于学,无所不窥。……对古  相似文献   
8.
诗家文人在人们印象中是“文弱”,以为他们自小便是“温良恭俭让”的苗子。杜甫和鲁迅在青少年时期,却都是“不安分”的活动分子。都不给人以整天捧书本子的形象。杜甫《百忧集行》里回忆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枣栗熟,一日上树能几回。”鲁迅幼小即以异常活泼见称。“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许寿裳:《鲁迅年谱》)十三岁进三味书屋读书也是一个“上树”的能手。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回忆道:“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解放后,郭沫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痛感旧中国政治腐败,任人唯亲,致使许多珍贵的文物书籍不断散失。他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里,以目击者的身份大发感慨道:“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而其实也并不单是对于书籍  相似文献   
10.
杜甫与鲁迅是古今文坛创作谨严的名人。杜甫的诗作在唐、宋时代,即被作为创作典范为人称道。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篇。至于贯穿古今,(尔见)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焉。”王安石在《杜工部诗后集序》中写道:“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人所能为,而为之者惟其甫也。”以诗人论诗人更见杜诗之高妙。杜甫是个天才而又勤学苦练的诗人。他由于“读书破万卷”于是才“下笔如有神”,才臻于“诗兴不无神”的境界。他的诗歌皆是他反复吟咏,精心琢磨的结果:“赋诗新句稳,不觉自长吟。”(《长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