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播范式与传播生态--评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志择 《新闻记者》2003,(12):59-60
在今天这个信息技术渗透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时代,人类的所有行为几乎都已经被信息技术中介。大卫·阿什德的《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引文均出自该书,不再一一注明。)就是探讨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情况下,传播与文化的互动形态以及由此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教改革与出版自由理念的产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教改革一百多年后出现的出版自由理念的基础就在于社会承认了个人信仰自由这一历史性成就。新教对信仰自由的肯定客观上为教徒个人阅读并阐发自己对圣经的理解提供了自由权, 而用出版手段来表达也就是不可压制的了, 否则便是违背了新教的基本教义。而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则使新教改革取得的客观成果不同程度地转化为资本主义的有机因素, 从而导致信仰自由转为科学自由、学术自由以及政治自由。出版自由作为表达真理不可或缺的手段也因之获得了自由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由《羊城体育》报的新闻《“首尾”之战场外音》引发的陆俊诉讼案使体育圈和新闻界的许多人士颇为关注,陆俊最后是胜诉了,新闻界的反映是“总结经验教训”,但同时又觉得新闻报道实在难搞。什么是真实报道?什么是客观报道?为什么要做到客观报道?客观报道能保护...  相似文献   
4.
关于党报成为主流媒介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关于舶来词“主流媒介”时下一些在党报(本文从狭义上使用“党报”一词 ,指党委机关报)工作的同志习惯于称自己的报纸为“主流媒介” ,这大概是自觉党报与都市报、小报的明显区别。一些都市报似乎也很自觉地认为自己是非主流的媒介。主流媒介(Mainstreammedia)显然是舶来词 ,它在欧美国家是指高级报纸(或称严肃报纸) ,如《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 ,这些报纸报道严肃、深入 ,信誉卓著 ,社会地位很高。而与高级报纸相对的通俗报纸如《太阳报》等则以黄色新闻行销于世 ,但是它们并不被称作非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5.
Public Interest一词可译为“公共利益”,也可译为“公众兴趣”.在媒体市场化环境中,这两个概念实际上都存在,如何平衡这两种利益也一直是学者关注的一个问题.区分这两个概念与对受众的认识有关,受众是公众还是个人不仅决定了Public,同时也决定了interests的性质.在消费者权利得到充分肯定的市场社会中,媒体很容易陷入公共利益与公众兴趣的纠缠之中,因此,对这两个概念的厘清在目前中国传媒市场化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一、公共官员Publicofiicial,我主张译为"公共官员",以突出其由选民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性质。"政府公职人员"或"政府官员"尚不能显示这个词的政治含义。英国近代的诽谤法也适用于美洲殖民地,最著名的案例是曾格案,虽然曾格在汉密尔顿的帮助下胜诉,但是该案除了有限地引入真实性作为诽谤辩护理由之外,对美国的司法没有太大的影响。美国独立后反而在1798年制定了《煽动法》,对政府官员进行保护。此后,美国法院实际上更多地保护政府官员的名誉,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964年。1964年的"纽约时报公司诉沙利文案"(1964)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了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作者辨析新闻真实与新闻意义的根本不同,认为新闻真实与陈述有关,新闻反映客现存在有不同于其他事业的独特方式,其中关键的是表达的有限性及其导致的选择性;因此新闻不可能像认识那样要求全面,新闻要以认识的全面为基础,但新闻真实性却是一个相当狭窄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商品是一种日用物品,但是它可以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社会评价而产生社会文化意蕴,因此上升为符号,可以纳入传播学领域来加以考察。商品符号的传播与其他符号系统不同,它的特点是在执行完符号功能后可以再度功能化为日用品被用之于日常消费,而且它的意义的传播不必借助其他的媒介,它可以依赖自身而自动传播。因此,商品符号的传播不受限制,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控制而成为社会一体化甚至是全球一体化的强有力的媒介,实际上商品(符号)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与西方媒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志择 《新闻记者》2006,14(5):54-56
大众媒介具有放大事件效果的功能,这一点是恐怖组织所熟知的。他们所实施的恐怖袭击主要目的是制造出媒介事件,然后借助西方媒介的报道引起世界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西方的大众媒介是被利用的工具,是恐怖主义媒介逻辑的真正执行者。  相似文献   
10.
言论自由是表达自由的通常表述 ,因为在历史上人们把表达自由仅仅看成是通过说话、文字、印刷的表达。从 2 0世纪中叶开始 ,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实践中逐渐把言论与行为纠缠在一起的案件 (主要是焚烧、践踏国旗的讼案 )纳入第一修正案的审理范围 ,形成了所谓的“言论—行为”的两分法。由此 ,表达可以分为纯言论、象征性表达、言论附加、表达性行为等等 ,最高法院的原则是 :纯言论可以得到宪法的绝对保护 ,而象征性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也享有同等待遇 ;言论附加与表达性行为则依据所含言论成份多则所受宪法保护多 ,言论成份少则所受宪法保护少的原则 ,而且当至关重要的政府利益对其中的“非言论旨趣”进行管制时就是正当的。言论—行为的两分法在限制部分行为的同时扩大了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范围 ,它把许多能够表达意见的行为列入表达自由范畴加以保护 ,这是 2 0 0 0年美国国旗修正案未能获得参议院支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