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邹默 《新闻前哨》2000,(6):16-17
同一个新闻事实发生了,或同一个新闻线索同时被发现了,楚天都市报的报道如何做到在本埠的媒体竞争中胜人一筹?这,是我们每一个记者编辑都时时面对的课题,也是我们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之一。 “在公共信息资源面前,除了靠拼抢作风做到人无我有外,更多的是要靠技巧做到人有我优。”在此,结合今年4月上旬的几则报道,谈谈我们在稿件组编上的认识与做法。 一、优在开拓或挖掘背景上,使新闻“立”起来 同一个新闻,能不能给读者更多的东西?能。 3月31日,省委常委、公安厅长陈训秋发布命令:全省“网上打拐”集中统一行动正式开始!第…  相似文献   
2.
3.
邹默 《新闻前哨》2002,(10):13-14
《楚天都市报》创办至今,“内部评报”6年如一日,一天也没中断过。通过内部评报自我加压,精益求精,为该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宣传引导艺术积累了经验,也为该报的业务  相似文献   
4.
5.
2000年以来,在《楚天都市报》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品种“记者手记”,所发数量不多,但很快就有了一定的影响。汉口读者焦抒仁就以《希望多些“记者手记”》为题,提出“我们希望能经常看到记者的手记,让我们共读,共享!” 是什么原因使得读者对它一往情深呢?我认为,其力量,就在于它以“心灵的对话”,引起了广泛的深沉的共鸣。 现就此作些分析。 (一) “笔者读着这一篇篇记者手记,其实是在读着一个个鲜有人知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这是读者来信中的一段文字。它反映了许多读者内心中的一种需求。 是的,记者,本身是一个比较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