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组合”,是改革年代的产物,它针对着既有的“大锅饭”现象及其体制,目的是在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的同时,使工作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论优化组合与出版改革》一文就是结合出版界的具体实际,来阐述这一改革当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的。作者着眼于多角度多层次,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观”一类的书,最忌“炒冷饭”,搞“汇编”。那种用剪刀、浆糊加上一个编排方案就算出来的“大观”,常常是平淡无味的。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民国社会大观》(下称《大观》》),从定选题到定稿,历时三年多,作者达50余人,1991年3月初版,同年8月就印行了第二版,颇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就是不走“捷径”,  相似文献   
3.
尽管已发表过几十万字的作品,《编辑之友》也不是我处女作的园地,但我对这份刊物却有一种发自心底的亲情。我十分珍爱它,不仅仅由于它刊文不拘一格,选题新颖有魄力,而且由于我在这里遇见了一位好编辑。这位编辑身上体现出的那种真诚,那种热情,那种敬业精神,每每令同样是编辑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稍稍的懈怠。  相似文献   
4.
论编辑队伍业务素质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俊琰 《编辑之友》1992,(4):48-51,56
一、现状堪忧 1979年以来,中国的出版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90年全国出版社总数和图书出版品种总数都比1979年增加了三倍多,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大大超过同期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这种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以背离出版规律、偏离社会主义出版方向的几次出版热潮为表现,曾暴露出编辑队伍的不少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在,全国编辑人员总数已从数千人发展到二万余人,这支队伍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复杂、更加严峻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所在,他们将在世纪之交成为社会舞台的主角。了解青年、研究青年已是十分必要、十分紧迫的任务。而读书活动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能力、品质,因此,它是了解青年,研究青年的一把钥匙。两年多来,笔青曾多次对青年读书活动进行调查了解。深感欣慰的是,调查中85%以上的青年表示,尽管存在“脑体倒挂”、“弃学经商”的现象,他们仍然认为“读书有用”。而且,在回答读书的动机时,76%的答案集中在“学习知识,充实、完善自己”、“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  相似文献   
6.
福建人民出版社的《人生三昧》系列已出了两辑六本,第三辑三本也将出版。该系列自1990年7月第一辑出版以来,反响颇为强烈。作者和编者先后收到近百封来信,《书讯报》、《书刊导报》、《福建日报》等发表了著名作家郭风、俞元桂教授等的几篇评论文章,《文汇报》、《读者文摘》、《青年博览》、《萌芽》等十余家报刊先后选载了该系列的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出版业分流管理的战略构想郑俊琰【福建】一当人们站在世纪之交的关节点上审视20世纪下半期的中国出版业时,1979年的长沙会议是不能忘却的。可以说,中国出版业十余年来的飞速发展就源自那一年的那一次会议──它冲破了对地方出版社的许多制约,翻开了中国出...  相似文献   
8.
《亚运先锋》出版后,广受关注,有关《亚运先锋》的报道频繁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广播、电视、报纸、刊物上。据统计,仅京、沪、闽三地播、刊发的新闻就近20条次,成为我社有史以来宣传效益最突出的图书之一。1990年12月。该书被拥有4万多个基层支部的共青团北京市委列为1991年度团员必读书。1991年1月,共青团福建省委发文向全省数百万团员青年推荐《亚运先锋》。作为责编,在该书奔波忙碌数月之后,想写下几点体会,以供切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毛泽东的图书出版渐渐成为一个热点,从单本书到洋洋大观的“全书”、“全集”,摞起来可以搭成一座书城。当然,一部书的价值不是看其篇幅的大小。正因此,我们不能小觑鹭江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批注历史人物》这样一部不到25万字的书。该书在数万种有关毛泽东的著作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认识毛泽东的全新的、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跨世纪出版业发展战略初构郑俊琰福州在制定行业发展战略时,“跨世纪”三个字其实并不重要。对一个行业来说,发展是永恒的主题,而不论是不是在“跨世纪”。但以下两点却证明“跨世纪”对中国出版业有一番特殊的意义:一、出版业者的行业意识空前地苏醒,对行业命运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