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33年1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形势的推动下,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为核心,联合黄琪翔领导的第三党和李济深、陈友仁等国民党内一部分抗日反蒋势力,在福建地方知名人士陈耀焜、何公敢、林植夫、萨镇冰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为反对蒋介石卖国投降政策,在福州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简称闽变),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并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工农红军签订了抗日讨蒋协定和闽西边界交通条约.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为了强化其在福建的反动统治,加紧迫害与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运动,在南京、宁波、福州、厦门、汕头等地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早期在闽西上杭由共产党员罗大华主编的《上杭评论》和郭上屏主编的《奋斗周刊》等进步刊物先后被查封关闭.在福建一些地方党组织遭到破坏后,党中央及时派陈明、谢汉秋、陈昭礼等同志分别到闽南、闽北等地负责整顿和恢复党的各级组织,继续深入开展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 ,1899年 1月 2 9日生于江苏常州。 1935年2月 2 6日 ,在国民党福建省钟绍葵保安团围剿突围时被捕 ,同年 6月 18日在福建省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年仅 36岁 ,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瞿秋白同日突围时中弹壮烈牺牲的是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 ,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监察部部长、最高法院院长的何叔衡。长期以来 ,党史学界对瞿秋白、何叔衡被捕、牺牲时日存有不尽相同的说法与表述 ,甚至讹错不实。至于何叔衡中弹牺牲细节、瞿秋白坟墓、遗骨寻找确认与公祭 ,则极少提及 ,且大多语焉不详 ,含糊不清。有鉴及…  相似文献   
4.
5.
6.
7.
郑澄桂 《浙江档案》2001,(10):21-22
张家瑞(席卿),浙江奉化人(1873-1957),是一位名望崇高业绩辉煌的革命先贤,老同盟会员,辛亥革命元老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元老、军政界要员.他还是蒋介石的启蒙和新学老师.早年跟随孙中山、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从事反清倒袁护法等活动.他以巨大精力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任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入校试验委员会委员、军校秘书和校史编纂委员等职.在军校期间结识周恩来、叶剑英、李济深、何应钦、邵力子、钱大钧等国共要员,并与之共同工作.他亲自参加讨伐陆荣廷、陈炯明叛乱,参加东征、北伐,身任要职,屡建功勋,是一位早期国民党左派军政界显耀人物.其一生具有高风亮节的德行与气概.晚年脱离国民党军政界,淡薄名利,告老还乡后寓居上海、苏州两地.晚晴绚丽,为生活所驱,在上海兼营金融银钱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我上海地下党的影响下同情革命,以商行为掩护为中共苏北解放区不断提供物资援助,直至解放前夕,仍留在上海继续为保护党在上海、苏州、扬州等地联络点和地下工作者,做了许多有益于革命的重要工作.全国解放后,拥护共产党政策,应邀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奈因年迈体衰,1957年7月病逝上海寓所,享年85岁.张家瑞的一生风范业绩及其历史地位,长期以来因种种原因,很少见诸报端予以传播,后人知之甚微.近年来,笔者多方收集与征集到张家瑞早年的生平事迹资料,采访其在福建的小孙女张式妙,请教其在苏州的长孙张式定,他(她)们又提供了若干至关重要珍贵的文字、照片、实物资料和口述材料,又查阅利用了馆藏有关黄埔军校史料以及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值此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特撰写此文作一披露综述,既可补阙史实,悼念先贤,又可为浙省历史名人档案增添内容,更可供后辈效学,并就教于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周年前,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中国的半壁河山被浸入血泊。“七·七”事变后,福建金门、厦门两岛被日寇侵占,福州两度沦陷,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决定省会内迁西北部山区永安县境。从此永安成了福建战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