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明代从太祖开始,大力强调儒家理学,使之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强化.儒学对明初翰林院作家的文风起到规约作用.洪武初,翰林院的作家基本上是征召来的前元儒士;中后期才开始通过科举逐渐培养了一批翰林作家.明代初期的翰林院的组建和作家的创作为明代台阁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甲集前"郭处士完"小传: 完,字维贞,莆田人.元末隐于壶山,以教授生徒为业,与方时举用晦等十二人结社.完卒,自为圹志.用晦与吴源、王孟宽为营葬,有诗哭之.又有陈诚中挽诗曰:"有妻正斜被,无子绍残编.东野诗名在,樊川佚稿传." 壶山文会是元末明初福建莆田重要的诗文结社,早于闽中十子诗派.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卷一五方时举条下按语引述清代莆田人郑王臣《莆风清籁集》对钱谦益所谓壶山文会十二人说法的纠正.方朴亦有《同壶山真率会二十二人游莲峰紫云岩记》一文,似乎壶山文会的成员确实是二十二人,而根据这篇游记文(全文详见下文引)所提到的人员,这次游紫云岩只有十六人,再加上未与会者十三人,当有二十九人,非止二十二人,也说明人明以后壶山文会的成员进一步扩大,只是还沿用原来的二十二人名称.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明人朱国祯(祯一作桢)《涌幢小品》已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入《明代笔记小说大观》本第四册,由王根林校点。兹考订明人林偕春的籍贯如下: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成化、弘治年间,馆阁诗歌创作出现了宗宋的现象.在翻写宋代著名作家诗文、追随宋诗创作的体裁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馆阁作家的意识.李东阳所作的集句诗,体现出其晚年宗宋的创作转向.  相似文献   
5.
对胡应麟诗话中用事主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胡应麟在其诗学理论框架中 ,对用事的探讨构成了一个系统 :探讨了情、事、景三者在同一目标下的协调一致的理论 ;分析了主要是宋、明两代用事“太工”、“太切”的失败 ;提出了所有的用事最终达到的境界应是化境  相似文献   
6.
明代初年,江西刘崧为代表的西江派影响了明代的翰林院作家。江西籍作家成为有明一代翰林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西江派成为庙堂文学的机缘,在于杨士奇成为内阁重臣,长期主持文坛,影响一时的创作风尚,培养大批作家,在文学上形成多条衣钵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7.
《体性》篇论及作家的风格之时,除了所明陈的八种风格,如果再进一步发掘,则发现与当今文学理论肖似的三分法,而且所给予的风格描述极为准确,这就是刘勰在风格划分上所做出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早期历史与散往往不分家,在历史作中经常夹杂着叙异的成分,这是一个相当令人惊奇的事,到了刘知几的《史通》当中才建议不要把异的成分带到历史撰述中,实际上叙异与历史分开已在干宝的述中呈现分流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闽中诗派是明初诗歌创作的重要力量,其成员高棅在翰林二十余年,编选《唐诗品汇》,为明代的翰林院诗歌创作确立了宗师对象,影响深远。闽中诗派因其科举繁荣而作家成员众多,在正统以前,深刻地影响了翰林院的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