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1.
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还有相当一部分村屯信息渠道还不是很畅通,一方面,农民生产出的产品找不到销路,另一方面,外面的市场需要什么农业产品农民也不知道。为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播媒体应从为农民办实事入手,完善广播传输网络、丰富对农节目内容,畅通宣传信息渠道,让广大农民坐在自家的炕头上,就能收听到县里电台发出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和科技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2.
郝春伟 《记者摇篮》2009,(10):31-31
笔者认为,一篇好的电视新闻作品,不仅取决于记者所选择的创作方法,更决定于作品的创作角度和它所揭示的新闻主题。可以说,一篇好的新闻作品,离不开记者对新闻事件或当事人的详细了解或交流,更离不开记者在采访前后的深思熟虑、运筹帷幄和谋篇布局。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求记者克服采访和创作过程中的浮躁心理和水过地皮湿的陋习。可以说,如果做到采访细致,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编辑在电视新闻宣传中以其所包含的文学性和技术性显得格外的重要。在编辑新闻过程中利用不同的新闻要素和技术手段对记者采访回来的图像和文稿进行加工和处理,使编辑完成后的新闻节目得到进一步升华,更加符合受众心理,从而达到整体提高新闻创作水平的效果。可以说,编辑的工作过程就是对新闻的再创作过程,编辑工作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新闻质量、增加收视率和提升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郝春伟 《记者摇篮》2009,(12):81-81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应该树立宣传创优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这才会达到它的宣传效果。然而在农村和县区,遇到重大题材的机会很少,平时所见所闻很多都是平淡无奇的人和事,以及司空见惯的风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创精品,提高新闻的可视性,在采访中如何做到“慧眼识珠”,还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