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陈士元《俗用杂字》为其辑略《古俗字略》之余而成的关于俗语词的著作,旨在辨析非常用正字之变体,是《古俗字略》的姊妹篇。其中所辑字词反映当时民俗语汇的现象,其书所收民俗语汇简而精,编撰体例较为自由,编撰具有地域性、示源性和简洁性的特色。其书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当地的民俗语汇,有一定的价值,常被后出之同类典籍引用。  相似文献   
2.
杨同桂的《沈故》是其撰写《盛京疆域考》后剩余材料集成,因而呈现了庞杂而零散的特点。《沈故》共205条,除了大量的地理故实记载外,还记录了清代盛京地区风土民俗事象,如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俗观念等。《沈故》从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清代东北地区的民俗生活现象,对当下民俗事象起源与流变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今年辽宁的高考作文是材料作文: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因为做事尽心尽力却得不到尊重和承认而闷闷不乐,这时身旁的老者拿起一粒沙子和一粒珍珠分别掷在沙滩,让年轻人寻找,结果是珍珠很容易找到,而沙子根本无法找到.老者告诉年轻人:"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年轻人不禁反思老者的话:"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  相似文献   
4.
清代临海洪颐煊《管子义证》在《管子》研究上有独特的贡献:全书在引用孙星衍和王念孙《管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字训诂为重心、引用时以版本和群书为依据、引用中突出对前人批判的特点。洪颐煊自加案语更能反映其治学成就,表现为在小学上有突出贡献、阐述义理上较前人略有进步以及在辑佚上有所贡献等特色。  相似文献   
5.
古今汉语偏义复词是大量存在的,但其形成原因很少有人探讨。因为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追源溯流才是最好的解决偏义复词成因的办法。事实证明.偏义复词的形成有其语言环境和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计算机模拟(CAE)教学实施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理论和软件教学方面入手,解释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措施。研究表明,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落实基本的教学内容基础上,还需要在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英语、实训等方面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7.
《战国策狐白》全称为《鼎镌金陵三元合评选注战国策狐白》,为海内外珍稀古籍,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独藏。其评注者为明代三位学者汤宾尹、朱之蕃、龚三益,除自评自注外,还集有同时代及以前近百位学者的精美注语。评注语以题首注、眉栏注、正文夹注、尾注的形式出现,评注内容明显带有明代重义理的特色。《战国策狐白》作为一种古籍孤本,必然在版本、校勘、辑佚等文献领域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