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2009年7月1日起人民日报进行了扩版,由原来的16个版扩为20个版(周六、周日仍为8个版).第1-5版为要闻版,第6-16版主要为新闻版,第17-20版为周刊、专刊、副刊.  相似文献   
2.
电视的跨国传播,涉及国际格局、国家政策、文化形态、个人创作等各个层面,因此,对于中国电视如何走向世界这一问题的探讨,便不应局限于焦距与色彩本身。中国电视的对外传播与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不协调有何具体体现?改变这一滞后局面又需建立怎样的具有政策持续性、人才培养耐性、个人文化坚守相统一的长效机制?在建立长效机制、培育中国电视国际竞争力的漫长历程中,世界范围内文明体系之间的较量又在以一种怎样的状态自顾推进,而中国又应以怎样的局面赶超这一时间差?本文以上述问题为逻辑线索,力图对中国电视走向世界的宏观格局做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3.
全球传播:起源、概念、范畴 关于全球传播的诞生及影响的研究是学术界新的领域,但是全球传播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由于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运行,使得信息能够瞬间传播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信息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间间隔缩小到即时,传播范围扩展到全球。因为在电子媒介时代,互联网、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完全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信息能够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全球传播实现了传者遍布全球、信源遍布全球、受众遍布全球,实现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个领域内的即时传播,因而信息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对美国著名新闻史及邮电史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理查德·R.约翰教授的学术访谈.他先后在哈佛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专著《网络国家:美国电信的发明》和《扩散新闻:从富兰克林到莫尔斯的美国邮政系统》,曾在美国获多项图书大奖.2012年5月24日和27日,借其在北京讲学之机,笔者对约翰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他的求学及研究历程,对部分师友同仁的评价,及其专著《网络国家》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