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郭昌文 《兰台世界》2016,(19):132-136
贵州是国民政府整合地方实力派取得显著成功的省份之一。此种成功,与蒋介石因应时局变化进行策略调整不无关系:国民政府初期高调介入无果后,面对九一八事变后的内外困局,低调调解贵州纷争,羁縻默认实力派以实力所改变的地方政局;1934年底顺势进入贵州,渐进统一贵州军政。然蒋武力解决问题的逻辑并未改变。其相应的后遗症也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
"剿共"为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域与视角。以蒋档、蒋日记等新资料,还原1931年初蒋调原西北军孙连仲部赴赣"剿共"过程,有助于深化"剿共"场域中蒋对地方实力派策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中共在与多国多方的多元互动中逐渐成为影响战局、政局的重要力量,"他者"视野是理解中共抗战作用的重要维度。科学分析鉴别并正确合理使用国民党高层日记等相关资料,有助于加强中共党史研究的丰富性、完整性和说服力。国民党高层日记中不乏肯定中共抗战作用的描述,虽并非国民党对中共抗战认识的主导面,却显示了国民党高层那种不得不承认中共作用而又不敢公开表达的矛盾心理,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共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4.
1930年代参与剿共是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互动的重要内容。地方派系因应助剿,仅以反制或顺应形势等词难以概括其复杂面相。在晋军李生达部赴赣助剿个案中,就晋方而言,获得协饷以减轻财政负担在晋系的考量中占据重要分量,而借此消解蒋介石的疑忌也是其动机之一;就蒋介石而言,兵力捉襟见肘之际,调晋军入赣,自有助剿功用,但更重要的是借此试探晋方,以及消解两广联合北方以图反制中央之意图。表面化的剿共对于双方而言只是目的之一。剿共问题上的互动折射出这一时期地方实力派与蒋介石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