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南地区是我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之一,自古以来便是全国重要的农区。然而,在唐虞早夏时期,伴随着剧烈的社会环境变迁和史前全球性气候事件下当地自然环境的逐步演变,从农业技术选择的角度上来讲,当地先民们,在传统旱作农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局部性地采取了稻作农业技术,使得稻作农业在晋南地区经历了从无到有、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唐虞早夏时期是中华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晋西南地区先民的饮食结构、食物种类、烹饪工具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稻米从无到有,食用比例逐渐增加;陶鬲逐渐取代釜灶成为主要炊具。整体而言,高度发达的酒文化与盐的使用,也为这一地区在唐虞早夏时期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不少色彩。而这一切,都源于当地农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原创歌曲《后稷诞生的传说》以弘扬后稷精神和优秀农业文化为创作背景,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挖掘素材,歌词风格力求符合神话传说,曲谱情调以悲为主,悲中寓乐,杂有秦声秦韵元素,抒发秦人慷慨悲壮豪放的气势,为民歌创作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图书馆统计表》统计因素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当代图书情报理论与方法,结合高校图书馆工作实际,对《高等学校图书馆统计表》中有关统计因素拾遗补缺纠谬,提出系统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礼乐制度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特色之一.陶唐氏部落从东方迁入晋南后,实现了东方文化因素与中原文化因素之间的初步整合,基本形成了大体齐备的礼乐制度原型,也标志着晋南地区跨入了早期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高校图工委1996年统计资料为依据.通过对西北五省区各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找出该地区高校图书馆在人员构成、经费情况、献收藏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特点.并据此提出今后率地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图书馆长期统计业务工作中,我们发现,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图书馆统计表》所列统计因素尚有诸多问题需要商榷。有的属于业务问题,需要拾遗补缺,有的属于认识问题,需要更新观念。1997年高等学校图书馆统计项目已有所改进,但仍不令人满意,现就最新的本年度统计表有关因素提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不发达地区高校中小型图书馆自动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传统校园的园林建设是我国古典园林建设的组成部分.校园作为教育的物化表现,传统校园园林的建设势必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兴衰相同步.先秦时期,我国官学校园园林建设与私学校园园林建设逐步产生,作为园林的要素初具规模;经过秦汉—魏晋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官学校园园林将先秦时期的辟雍升华为标志性建筑,其建设几成定型,私学学堂的大量涌现则成为后世书院园林建设的先河;唐宋以降,我国传统校园园林建设逐步成熟,宋元明清数代沿用,直至近代西方校园建设理念的引入,开启了我国校园园林建设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期孔雀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地区广泛分布.然而,至明清以降孔雀的分布地区及数量不断减少,最终仅在西南一隅有所幸存.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从环境史的角度,以历史时期中国生态环境的具体变化为中心,对历史时期影响孔雀分布与变迁的各种因素作全面分析探讨,揭示人类、孔雀及自然界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我国的珍稀动物的保护以及进一步体味自然界与"人类共同体"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