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特色和优势。然而,近年来受众对其的关注度正日趋弱化。创新,已成为无可回避的现实需求。 新华日报5月30日发表的《大爱无痕》典型报道,就是对传统报道模式的一次突破。这组报道图文融合,通过生动的画面剪辑和感性细节的板块组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可读性,既凸现出人物的先进性和时代感,又富有感染力和可信度,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2.
面对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扩张式发展趋势,江苏各级党委政府、主流新闻网站以及传统媒体.主动顺应媒介变革潮流.积极运用新兴传播平台,努力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力,逐步由“自发参与”向“自觉布局”转变。  相似文献   
3.
4.
对“上会”的几千名记者来说,“两会”是一段“才”“情”激荡的日子,当他们收拾行囊“下会”的时候,多少有点恋恋不舍。请看9位记者的“两会”采访经历与感受——  相似文献   
5.
网民对网络消费渠道的选择性分流和信息载体的转换,意味着省级党报、党台、党刊以及都市类报刊等传统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在H渐消解,“主流媒体边缘化”已经成为事实,现代化传播体系的战略性布局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6.
在双重眼光的互动中认识“富矿” 会议报道历来是令记者“犯难”的事,因其固有的“程序”和多年沿袭的“程式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记者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常常使得报道中许多重要的信息普遍“泛化”,进而“稀释”在一般的表态性的话语之中。  相似文献   
7.
迎接十六大的宣传报道是各级党报今年的重要任务之一。《新华日报》编委会对此高度重视,组织力量精心策划,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和强烈的精品意识,选择报道题材,开掘报道主题,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报道。反映南京巨大变化的“江苏第一窗口特别报道”,则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大和反腐领域的拓宽,反腐案件的披露日渐增多,媒体对各类反腐成果的报道分量也在不断加大."反腐报道"既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吸引读者眼球的"看点",更是各类媒体十分重视的"热点".如何把提升正面引导力的自觉意识融入到报道实践之中,避免走入纯粹"揭丑"的低俗化误区?其关键是要"转换视角".  相似文献   
9.
金伟忻 《视听界》2009,(3):24-24
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概括我的感受:行动快,主题准,形式新。中宣部副部长李东升讲过一个观点:“经济报道是以特有的方式影响和促进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投入,是特殊的生产力,是应对挑战,攻克困难的重要力量和必要手段。”《信心江苏》就是这样的一个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