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60年代初,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对纳粹主要头目之一艾赫曼进行为期数月的公开审判,执行了以色列立法机构确立以来惟一一例死刑。艾赫曼在二战期间是负责组织把犹太人遣送到集中营的中心人物,也是和欧洲犹太人领袖有直接联系的最高级别纳粹官员。二战结束时他逃到阿根廷,从此更名换姓,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靠做工为生。1960年5月,以色列特工人员秘密将艾赫曼逮捕并押解到以色列。 1961年4月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艾赫曼进行公开审判,8月审判告一段落,12月三位法官将艾赫曼定罪,次年5月31日艾赫曼被送上绞架。  相似文献   
2.
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以色列的政治领袖提倡通过肢体的简单劳动,而不是通过精神活动与古老的土地建立起一种肌肤相亲的联系。本土以色列人对大屠杀幸存者的蔑视,实际上折射出犹太复国主义教育中的反大流散情结(shelilat ha-gola)。  相似文献   
3.
谈到古老的犹太民族,不得不感叹历史的狡计:如果它当初不经历流散各地的命运,那么这个人口不多的民族或许早就沉沦于无形了。就像其他在古代就创造了高度的文明的民族一样,犹太民族在一种自我优越感中将自己封闭起来,他们的男子日夕诵读和注释犹太教经文,女人则被排斥于教育之外。但流散之后,犹太民族被迫与其他更年轻的文明发生联系。尽管这种联系在内部的和外部的重重障碍下进展缓慢,但其他文明的影响还是渐渐渗透进来,对犹太文明产生了启蒙效果。  相似文献   
4.
《哀歌》和《哀郢》在古希伯来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中均属具有经典意义的名篇。《哀歌》乃希伯来经典《圣经》中篇幅最短的作品之一,写于公元前586年古犹大王国都城耶路撒冷遭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圣殿被毁、巴比伦之囚事件发生之后。  相似文献   
5.
希伯来语大屠杀文学与幸存者作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结束后,犹太作家尤其是以色列希伯来语作家在反映与表述历史灾难方面面临着一种艰难的挑战。以卡一蔡特尼克和阿佩费尔德为代表的幸存者作家,从幸存者的独特视角对民族历史与民族灾难进行回顾与反思,触及犹太人历史、宗教信仰与道德规范中某些本质的问题。同时,又将目光移向战后犹太人,尤其是幸存者在以色列的生存与命运,探讨大屠杀幸存者如何负载着沉重的记忆负担、在新环境中寻求生存途径。这样一来,他们的文学既在解说民族历史,铸造着民族记忆形式,又同现存社会语境与政治话语建构起某种象征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材中,用了互文修辞的文句很多,教师应予重视,否则,讲授时就很可能因没有领会作者构思的意图或对文词理解不够而造成讲得不深不透的夹生现象,给教学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互文的艺术性很强,能使句型精美,意义深刻。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本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可以在一起说,“略输文采”和“稍逊风骚”也可以在一起说,可是作者用互文写,分为两处说,不仅使诗句显得优美,有节奏感,又合乎诗词格律,而且前后句同义互补,意义也就更深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