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意义]阐释科学数据政策结构与演进逻辑,有助于推进科学数据管理制度建设,提升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水平。[方法/过程]文章构建基于政策引文、政策主体与政策主题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2001—2022年中央级科学数据政策的结构特征与演进逻辑。[结果/结论]政策演进可分为起步期、发展期、转型期和创新期四个阶段;各阶段的政策引文、主体与主题的结构特征各异。政策演进逻辑体现为法律保障与战略规划并行、业务分工与部门协作共存、平台开发与制度建设协同三个方面。未来应从战略规划、平台建设与数据安全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着力营造开放共享科学数据生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认知与保障两个角度,结合档案、口述档案与电子文件三个研究对象,梳理我国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论题演进脉络。研究发现:在真实性认知方面,档案真实性争鸣由档案学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口述档案真实性论争由国外争论引介演变为国内真伪之争,电子文件真实性讨论由替换传统档案原始性到对接电子证据真实性;在真实性保障方面,档案真伪鉴辨由经验鉴定法发展至多元鉴定方法与技术,口述档案真实性保障由整体性探索走向精细化分析,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从探索到发展再到创新性突破。进而提出以下研究展望:构建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概念体系;拓展新型档案管理对象真实性保障研究;重视档案真实性保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档案公共服务是彰显档案价值的重要方式,我国已出台系列相关政策。为全面揭示档案公共服务政策的运行特征,有必要构建基于政策工具、构成要素和政策变迁的三维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开展量化分析。分析发现:政策工具运用结构失衡;构成要素中的政策工具分布不均;政策工具运用变迁的规律性较强。据此提出了优化强制性与自愿性政策工具的配置、强化混合性政策工具的使用并完善其结构、推进政策工具在服务客体与服务方式中的应用、加大政策工具对多元服务主体的支持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读者留言东莞图书馆"是现象级的图书馆叙事案例。文章以故事社会学为理论框架,结合文本分析法,探究这一案例的生产、传播及其意义再生产,为后疫情时代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的爆发、农民工的身份建构、东莞图书馆的职能定位是故事生产的关键所在;图书馆界、社会公众在故事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并通过专业研讨、转发、评论与回复等形式进行故事意义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厘清档案利用服务中的内容结构与演进特征,有助于完善档案利用服务政策,并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水平。以中央层级档案利用服务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我国档案利用服务政策演进可分为初创、深化、体系化、转型与创新5个阶段。构建政策“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运用关联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探讨政策目标与工具的关系,并识别核心政策目标与工具。研究发现:目标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并渐成体系;工具由供给型-环境型协同主导且趋于多元;目标设置与工具选择的适配性强化。同时存在政策目标表达笼统、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目标与工具错配等问题,为此,应推动政策目标的细化与差异化、强化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提高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