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历史上的苏州河,有很多座横跨两岸的桥梁,其中有三座闸桥,它们对于彼时的防潮抗洪和南北交通,功不可没,同时也在默默的岁月守望中,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光荣和变迁。"老闸桥"原本不叫"闸桥"苏州河上的这三座闸桥,由东及西,依次为吴淞路闸桥、老闸桥和新闸桥。我先说说"老闸桥",因为它的"资历"最老。有关它的身世,需要追溯到400多年前。"闸桥""闸桥",顾名思义,既是用来阻挡潮水漫上岸的"水闸",  相似文献   
2.
正古树名木是城市活着的"文物",是记载千年、百年城市变迁的"活档案"。那苍老的虬枝、斑驳的树皮,以及一圈圈隐约可辨的年轮,无不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过程,它们在以历史的声音讲述着人类社会的故事。上海南市(今属黄浦区)乔家路永泰街东侧有一棵银杏树,距今700多年,原系永兴街宁海禅寺的庙树。据同治版《上海县志》(卷三十一):"宁海禅院在永兴桥南,本名五府庙,康熙间改三官堂,  相似文献   
3.
锦江小礼堂那条长花带 197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访华,中美交往的大门重新打开.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将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也称《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4.
观赏影片《神女》,需要穿越历史的厚重帷幕,将目光锁定在20世纪30年代。这个铺陈在黑白银幕上的故事很简单。导演吴永刚看似在用一种近乎平面的叙事方式叙述一个凄凉的故事,实际上,他是在展现默片  相似文献   
5.
我收藏的邮品不多,也很难说被我收藏的这些邮品究竟具有多少收藏价值。若干年前用来收藏的邮品是很紧俏的,后来的情况不一样了,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邮品好像并不怎么紧俏了,这几年还听说有些邮品更是大掉身价。正因为这些原因,对于邮品,严格一些说,实际上我是但收不藏的,凭邮卡从邮局取回邮品后,在家里随手一放,并不在意它们日后真的会不会“升值”。但其中有一帧首日封,我却是十分珍惜的,一直保存得、或者说是收藏得很好。因为,就是这帧首日封,与其说是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那还不如说是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遥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田汉力邀聂耳为《扬子江暴风雨》作曲 1934年6月30日,八仙桥青年会馆礼堂.会馆外,人来车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涌向会馆礼堂.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正式在这里公演了. 《扬子江暴风雨》是一部抗日救亡歌剧,其剧情是:"一·二八"事变后,扬子江码头沦落日寇之手,码头工人在日寇的刺刀和皮鞭下,从日轮卸下木箱,搬运上岸.老王是一位打砖工人,他发现从日轮卸下的木箱里装的是炸弹,于是疾呼:"不给敌人搬运炸弹去屠杀中国同胞!"听了老王的呼喊,码头工人们当即不再搬运.日军气急败坏,开枪威逼工人们继续搬运.枪弹击中了工人阿二与老王的孙子.顿时群情激愤.日军再次开枪,几个工人中弹倒在地上.工人们拿起榔头、锤子,打开日军的军火箱,手提炸弹冲了上去,与日军展开殊死斗争.  相似文献   
7.
8.
感受大剧院     
“解读”一个“未知档案库” 本以为采访陆晓莉会费些周折,没想到,这位上海大剧院办公室主任一听说我是来“感受”大剧院的,却爽快地接受了我的采访。坦率些说,我在采访陆晓莉之前,对于上海大剧院的了解是十分有限的,仅仅知道:大剧院内共设有3个剧场,一个是拥有1800个座位的主剧场,用于上演芭蕾、歌剧和交响乐;一个是拥有600个座位的中剧场,用于室内乐演出;还有一个是拥有200个座位的小剧场,可以用来表演话剧和歌舞剧。此外,大剧院于我,便是一个未被“认知”的世界了。 陆晓莉告诉我,其实从大剧院的“档案库”中,人们  相似文献   
9.
水,城市之根 如会,似乎不会再有什么人去怀疑“水是生命之源”一说的真实性了。但事实上,有关这样的说法还是比较宽泛的。要是一条河流一旦被严重污染而处于缺氧状态,那么,断送生命的,恰恰正是这样的“水”! 现实是无情的。一份水体档案直观地反映道: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有4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国际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花卉的国家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引种野菊花("春秋之月,鞠有黄花")。西晋的《南方草木状》,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书籍,记载了多种奇花异草的产地、形态和花期等。其后如唐代《园厅草木疏》《平泉山居草木记》,宋代《范村梅谱》《芍药谱》《兰谱》《海棠圃》《洛阳牡丹记》,明代《汝南圃史》《群芳谱》,清代《花经》《广群花圃》等专著,都有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