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作为显学的清代考据学曾影响一代文风,并渗透进公文之中.受此风影响,清代中后期公文多以抽丝剥笋,追根溯源为主要写作方法,具体表现在宏观的"考源"、"考实"、"考名"和微观的"以古据今"、"以礼据严"、"以轻据重"上.  相似文献   
2.
“事势”一词,出现在西汉公文巨擘贾谊著作《新书·数宁》的开篇,意指国家大事和当前形势。在《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8篇《新书》(亡佚《问孝》、《礼容语上》)中,“事势”则作为一类文类而存在。《新书》的卷一至卷四(《过秦上》至《铸钱》)中,除《权重》未标类属外,在题下均标有“事势”字样,意指该文属“事势”类,共计31篇。根据《新书》内容,大体上可推断出,“事势”类多涉及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即是对时政发表见解、专论时弊的疏奏组论,故《权重》也应划为“事势”类。  相似文献   
3.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曾先后在浙江、江苏、陕西、湖北、河南等省担任过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等职,办理过民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政务.作为近代中国的伟大爱国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最为突出的贡献即为禁烟.道光十七年,当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对禁烟问题争执不休时,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敏锐地认识到鸦片泛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主张严厉禁烟,并就权力所及,采取种种禁烟措施,"誓为中华除此大患",写就禁炯公文数百篇,其文洋溢着浓厚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出林则徐对待禁烟正义凛然的态度和誓死捍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决心.其中,谕体类公文数量最为繁多(见<林则徐全集·文录>).  相似文献   
4.
陈妙闽 《文教资料》2010,(18):228-229
清代师爷汪辉祖所断的"童养媳非媳"案以考据之法博古证今,明情讲理,为后世所赞。而清代社会普遍所采用的这种根据案情特点、人道精神及社会效应来评估具体礼法作用的方法,客观上也折射出考据之风在清代司法文书中的熟练运用,反映了司法文书撰制上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5日,湖南省湘潭县立胜煤矿井下发生电缆起火事故,28人被困井下,其中25名矿工遇难。次日,一则名为《国家煤监局副局长王树鹤肯定湘  相似文献   
6.
作为显学的清代考据学曾影响一代文风,并渗透进公文之中。受此风影响,清代中后期公文多以抽丝剥笋,追根溯源为主要写作方法,具体表现在宏观的“考源”、“考实”、“考名”和微观的“以古据今”、“以礼据严”、“以轻据重”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