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北京图书馆藏明代无名氏编《诗渊》,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历代诗歌总集。全书久佚,今存残本分订二十五册,收诗即超过五万首,且其中十之二三不见于他书,弥足珍贵。数年前,书目文献出版社将此书影印出版,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重视。孔凡礼先生辑《全宋词补辑》,主要援据该书。北京大学编《全宋诗》,于此书采掇亦多。笔者于1988年为纂辑《全唐诗补编》,曾将全书通检一过,录出唐人佚诗一百多首。  相似文献   
2.
《二十四诗品》不是司空图所作陈尚君,汪涌豪《二十四诗品})一书,自明末清初广泛传布后,学界一直认为是唐代司空图所作。在国内外已出版的近20种研究该书的专著和各种文学史、文学批评著作中,对其著作权问题从未有人提出怀疑。我们认为该书不是司空图所作。一、《...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洛阳一带出土了数量空前的汉唐碑志,并陆续出版,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齐运通先生多年来广泛收集散落民间的墓志,选取精品,编为《洛阳新获七朝墓志》一书。该书凡收墓志444件,其中以唐代最多,共371件。该书所收唐代墓志有几点特征:一、收入唐代正史有传的几位重要人物的墓志,可补充、纠正正史,如王宰、狄兼谟、崔郸等墓志;二、该书涉及唐代政治史的文献极其丰富,如李克用代北起兵时间、安禄山叛乱时的自身定位、王朝称指表达等;三、该书墓志包含有许多关于家族、婚姻、妇女等问题的珍贵记录,其中许多唐初显宦家族后人的墓志,留下了各自发展繁衍的记录;四、借助该书,可以发掘众多当时颇有文名而后世不显甚至湮没无闻的文士;五、保存了诸多书家的作品以及家世史料。该书中值得学者关注的地方很多,堪称七朝历史研究尤其是唐史研究的史料新渊薮。  相似文献   
4.
陈教授,您好!首先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近距离对你进行学术访谈。众所周知,您在二十多年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不久,上海文汇报登载了你的《重辑旧五代史的缘由和方法》一文,并对您做了一期整版的人物专访,您的大作《全唐文补编》最近也已经面世,作为唐代文史研究的一部必备之书,很快就在书店销售一空了。谈到文学研究,似乎更多的学者是趋向于阐发文学现象及创作的研究,而您当初在学术研究时,为何最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献考据、辑佚辨伪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5.
本校已连续三年招收文科基地班学生,办班的目的是培养文史哲方面的杰出人才,以作今后的骨干师资。初试语、数、外三门,均笔试,三分之一进入复试,以1∶1.2比例差额录取。复试为面试,由文史哲三系七八名教师负责,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读书感觉。应该说,各中学推荐的都是尖子,经过严格的初试已作了一番选择,但在面试中我们感到满意的优秀学生并不多,一般不超过十名。比较明显的情况是,学生在课程以外的阅读量太少,知识面仅限于规定的范围中,稍微超过一些就茫然无知。我们的提问采用随机的方式,包括古今中外、文史哲各  相似文献   
6.
五代后蜀何光远著《鉴诫录》十卷,谈唐五代诗事者占十之六七,向为世人所重。以往仅据《十国春秋》略知其事迹。考订何光远曾著有《鉴诫录》、《广政杂录》、《宾仙传》三部著作,其中后二书宋以后失传。通过对《宾仙传》佚文的辑录考察,可以略知他的生平,确知他是一位非常坚定的道教修行者或向往者。他的三部著作都喜欢大量引用诗歌,其中《广政杂录》偏重记录朝野逸事,《宾仙传》则以传闻和虚构故事为主,《鉴诫录》所记介于事实和传闻之间,可以知道他著作的不同取向。  相似文献   
7.
一、《旧五代史》的多舛命运记载五代史事的两部史书,都是北宋时期的著作。《旧五代史》由薛居正主持编修,编成于北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历时仅一年半。参与修史的一批史官水平并不高,能如此迅捷完成此书,关键是充分利用五代实録以改写成书。五代虽称乱世,但日常运作的文官体制尚相对稳定,史书编纂也始终没有中辍。几位史官如张昭、尹拙、贾纬等,虽识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我作为校际交换研究员,到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半年。因为没有授课和听课的责任,几乎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其藏书的丰富完备,管理的便捷科学,为读者考虑的方便周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早稻田大学在东京市中心,学校图书馆是十年前建成的新馆,各方面设施都堪称先进。一楼大厅中,工具书专划为一区,收集很全面,如日本各公私藏书单的藏书目录就有上千种。常用基本典籍另划一区,学生阅览区占的范围很大。二楼是期刊部。近两年的期刊、报纸全部开架阅览,估计不下几千种。日本的学报多称“研究纪要”,不论学校大小,都有分学科的研究纪要。专著或专家研究刊物很多,如《日本书纪研究》已出版几十年,连松本清张一类作家也有定期研究杂志。  相似文献   
9.
关《大典》正本的下落,以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郭沫若认为是毁于李自成军焚烧文渊阁,但此前后并没有《大典》存于文渊阁的说法。相反,清初人姜绍书则说到阁中藏书寥寥,主要是宋版宋人集。史学家王仲革怀疑藏在皇史庞夹墙里,也仅属推测。康熙初年徐乾学等人发现《大典幅U本,就是在皇史能。嘉靖要求另录副本分两处收藏,正本不会仍在皇史谈。清末缪基苏作《永乐大典考》,认为“仍归原本于南京”,但证据似乎仅因万历二I、二年(l卯)南祭酒陆可教曾提出让分巡御史携书到各地刊刻《大典》,并没有提到南京藏有此书。认为正本毁于嘉庆H…  相似文献   
10.
清乾隆间邵晋涵等辑《旧五代史》,以《永乐大典》为主,参取《册府元龟》等书,编录为一百五十卷,大致得原书十之七八。清人辑佚书逾千种,就编纂的学术质量来说,自当以此书为冠。当然,亦并非无可议之处。如《大典》披检多有遗漏;《大典》引及者始为立传,未充分利用《册府》;《大典》、《册府》以外典籍引及《旧史》者,尚多漏辑。凡此之类,前人已多有言及者。中华书局校点本仅就清辑本整理,未作新的辑补。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