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俞平伯同志编注的《唐宋词选释》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也是一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对这部书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读工作,这种工作态度是很可贵的,值得提倡。从这篇审读意见可以看出,处理一部稿件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尤为重要的是需要编辑同志的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取舍不仅决定一部稿子、一项研究成果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现将杜维沫、陈建根两位同志的审读意见摘要刊登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贴近休闲生活,激活封存的记忆 1.触及动情点《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活动: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当好这两个世界的友好大使。触及学生这一动情点,促使学生对明星们的直接兴趣转化到对学习的问接兴趣上来。  相似文献   
3.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一直倡导以真情作文。抒写心中想说的话。他说:“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作文无非是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交流彼此的感情而记下来的话。情乃作文之生命,作文之灵魂。所以,我们Ⅱ乎唤作文的真情回归,鼓励学生写真话,诉真情,“我手写我心”,自然流泻灵动的文字。  相似文献   
4.
5.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合理的评价能把学生已形成的学习上的内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使之始终保持乐此不疲且持之以恒的积极学习状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杠杆”,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去寻求一个又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7.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握力作为一个新的体育中考测试项目,就训练方法来讲,很多学校与师生仍在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此,笔者结合近几年的体育教学经验,对提高中考握力成绩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家庭作业的质与量是“减负”落实与否的“晴雨表”。新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带来了新视野与新理念,语文家庭作业也理应成为学生习得语文实践能力,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乐园。笔者在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的质与量上动脑筋,做文章,力显“自主、协作、实践”等个性特征。丰富有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