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有人说,在当今这个变革的时代,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态势,促使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新闻媒体投身新闻改革大潮,他们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变革增强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如何推进党报的新闻改革,我们感到,除了领导这个重要因素而外,应当紧紧把握三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襄樊日报》近两年来有效地探索出一种适应市州报发展规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三贴近”和舆论监督九种“加法”运作。(一)“喉舌” “耳目”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当“喉舌”,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上,全面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使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实  相似文献   
3.
顾振华  达人 《传媒》2000,(12):23-24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观点,"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是由百分之二十的关键人创造的."在许多地市报中,人们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家报纸大多数的获奖作品是由一部分骨干编辑、记者拿到的,大多数的广告创收是由一部分尖子人才完成的,这些骨干编辑、记者,这些尖子人才就是新闻单位的"关键人".襄樊日报在努力创办一流报纸的进程中,创造性地采取激活"关键人"的办法推动报社的发展,进而造成全员竞争的氛围,以好的机制搅活"满池水",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5.
作为襄樊市委的机关报——《襄樊日报》这几年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探索能够经受实践检验和可供掌握的报道规律。规律之一:办好党报需把握“临界点” 作为党报,如果在报道的内容和选题上同公众的根本利益和话题相脱节,对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下闻不问,报纸就无法贴近读者,也不会受到读者青眯。但是,党报关注敏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应该坚持“团结、稳定、鼓  相似文献   
6.
重视图片形成风格陈心安我们襄樊日报获得1996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颁发的版面"创新奖"奖杯,这是新闻界对我们重视图片运用的一种鼓励,也是对本报运用好图片的一种肯定。襄樊日报的"图文并重",不是只"重"在要闻版,而是要闻版与其他版基本一个样!不是只"重"...  相似文献   
7.
8.
8月23日至31日,《襄樊日报》在头版最上部通栏位置连续打出《襄樊市抓机遇系列报道》。这是一组反映襄樊市近年来抢抓机遇图发展的成就报道。请看这组报道的阵势: 8月23日,系列报道之一:借春潮开闸门——看我市怎样抓思想解放机遇; 8月24日,系列报道之二:借东风上青云——看我市怎样抓东汽重心东移机遇; 8月25日,系列报道之三:借长江兴汉江——看我市怎样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机遇; 8月26日,系列报道之四:借深水行大船——看我市怎样抓三峡工程上马机遇; 8月28日,系列报道之五:借国牌创优势——看我市怎样抓军工企业乔迁、发展高新技术机遇; 8月29日,系列报道之六:借大城壮名城——看我市怎样抓大城市建设机遇;  相似文献   
9.
针对2020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的"穿越沙漠"的游戏机制,根据未知天气的单人游戏模式建立了对应的单目标函数优化模型.并针对关卡4的具体情况,利用MATLAB对游戏的天气系统进行了蒙特卡洛随机仿真模拟,得到在模拟天气情况下玩家应选取的最优策略.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发现,策略满足游戏关卡中的约束条件,且玩家最终能获得较好的收益,证明了模型的实用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资本论>、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愿景>在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分别作出了与时俱进的阐述,并为人们提供了系统思考的成功典范.20世纪初,杜威提出了举世闻名的"从做中学",最终,他改造了美国教育制度.21世纪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反思"从做中学",把产学结合视作高职教育系统之系统的系统观呼之欲出,其结果必将成功构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必将无愧于高职教育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