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是高职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集中体现之一。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千篇一律,教学方法过于落后,无法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的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专业特色整合教学内容,采用过程体裁法与项目法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应用文写作的热情,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不同体裁的应用文体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及职场所需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大学英语作为培养合格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是评估高职高专学生英语真实水平的标准化测试。本文从回顾、现状、展望三个方面对四川省大学英语二、三级考试进行了客观的剖析,旨在提出一些建议,使考试更趋完善、更为科学合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虚拟语气是英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法现象。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语法选择、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题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今天的各种语法书和参考书又没有很好的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来系统的讲解虚拟语气这种语法现象。因此,本文结合今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的实际来探讨虚拟语气这种重要的语法现象的特殊用法,从而提请广大英语学习者来重视虚拟语气这种语法的学习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昌学 《新闻战线》2015,(2):119-120
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大纲对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词汇量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让学生达到上述几项能力要求的最低标准。将英语新闻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在上述几项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作用。将英语新闻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明确英语新闻在教学中的应用目标,制定应用计划,创新应用方法和检验应用效果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系统论出发,结合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自身的特点,从翻译教材、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估等四个方面的立体化构建对翻译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本出于保密、观望、礼貌等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较于普通文本更频繁地使用模糊语言。本文结合实例,借用法国塞莱斯科维奇创立的翻译释意理论,探索政治文本中的模糊现象及翻译方法,指出译者的认知在原文模糊语言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政治文本模糊语翻译的标准是追求意义对等而非表面上的语言对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糊语言的具体翻译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提高政治文本翻译的质量,也有利于加深对释意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8.
谈谈Chinglish     
英语学习既是一个学习过程,更是一个习得过程.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要学习其地道的表达形式;否则,我们要闹笑话不说,而且要影响表达和交流.在近几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使用了一些Chinglish(汉语式英语).下面所呈现的材料是我在英语教学中收集和整理出来的,旨在"nip them in the bud at the early stage",望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9.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高专的公共英语教学也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颁布实施而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文献的探讨,结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实际,来探讨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求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反思和超越.文本着重探讨了: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现状;推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条件;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使用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共有的一种普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由于英语、汉语是分属不同的语系,在历史、文化、思维模式、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英汉“生老病死”方面的委婉语的区别也十分突出。通过“生老病死”委婉语英汉对比,揭示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及使用范围的差异,开阔文化视野,增强阅读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