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意义]从组态视角出发,研究疫情期间促进经济恢复的核心政策工具与最佳政策组合,可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复工复产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目前仍受疫情严重影响的其他国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ARIMA模型和6阶7项式对31个省市经济进行预测并测算其经济恢复度(经济韧性),以经济韧性指数作为结果变量,以税收与社保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短视频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信息表达方式,已逐渐成为政策传播的重要工具。探索短视频平台在公共政策信息传播中的效力以及受众采纳意愿,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传播效果。[研究设计/方法]以“双减”政策为例,根据框架效应理论和信息采纳理论,通过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短视频平台中“双减”政策信息框架的组织方式,同时分析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此外,采用在线控制实验法验证了不同政策信息框架对受众采纳意愿的影响。[结论/发现]在短视频平台中有近四成的信息使用了目标框架,其中损失框架居多,多数采用集体主义视角和非叙事陈述方式;目标框架、文化框架、叙事框架对受众的评论、转发、点赞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双减政策信息中,损失、收益框架,集体、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叙事和非叙事要素都能增强受众的采纳意愿,并且目标框架与文化框架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创新/价值]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宣传部门及相关政府机构优化政策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用户在突发事件情境下的行为、构成和各类用户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关突发事件的提问与回答几乎同步,当天提问当天即有人回答;突发事件吸引了大量匿名用户和沉寂用户参与在线问答,活跃用户在回答问题满意度和参与回答数量上都远远高于前两类用户;如果用户为权威用户,其回答被采纳率更高。最后提出一些改善突发事件网络沟通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纲  陈璟浩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108-115
提出一个用于分析突发事件网民信息需求的框架,并利用网络问答社区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有效分析突发事件网民信息需求。从信息引用情况来看,我国网民引用官方、媒体和公益组织信息来回答突发事件问题的比例很低。在突发事件中网民最关心的还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的信息。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突发事件危机沟通提供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WHO英文网站健康主题语义链接关系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站健康信息主题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各个健康主题的互链数据,利用文本相似性算法并基于语义的角度,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Ucinet软件,从中心度、密度、凝聚子群角度分析这些健康主题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最终证实挖掘的健康主题信息与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中阐述的全民健康覆盖目标信息相匹配。  相似文献   
6.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具有动态性、风险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研究其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对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传播模式的形式再现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体现了模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另外,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网络媒体所处的传播系统内外部因素的构造、功能也被进一步阐释,这其中包括对系统外部噪音、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网络媒体组织和受众的作用方式及动因的解构。最后,文章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网络媒体对网络舆情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陈璟浩  陈美合  曾桢 《现代情报》2021,40(10):11-21
[目的/意义] 利用新冠疫情网络舆情数据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国网民关注度,有助于提升疫情期间政府信息供给效率、满足公众需求和提供社会支持等。[研究设计/方法] 通过新浪舆情大数据平台获取研究数据,包括:疫情流行高峰期间全网舆情数据、每日转发排名前100名热门微博、每日新增病例数据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列联表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关注度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结论/发现] 疫情爆发初期,媒体大规模报道造成大量网民对事件关注;随着疫情严重,新增病例与网民关注出现同频共振;媒体报道初期,网民关注度集中趋势高;防疫举措、鼓励加油、捐献赠送、倡议建议、赞誉肯定5大关注主题,贯穿疫情流行高峰;主流媒体发布微博受关注最多,不同账户类型情感倾向有显著差异;网民总体关注度受新增病例和变异系数影响;每日热门舆情关注度,受新增病例、变异系数、舆情总量和戏剧性分值影响;单条微博受关注程度与当日相关话题总量和微博粉丝数有一定关系。[创新/价值] 本文系统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网民关注度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网络的迅速兴起,明白无误地宣告我们已经进入了e时代,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占据着人们的生活空间,高中生亦不例外地选择了网络。面对网络所传递的良莠不分的大量信息,他们往往照单全收。网络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当我们对网络给教育造成的冲击议论纷纷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网络本身。而事实上,忽视作为网络接受主体之一的高中生是不明智的。在现实生活中,高中生作为上网者有其自身特性,因为他们是处在特定接受水平、具有特定心理特征的一个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网络意见领袖代表着我国社会的中坚份子,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他们对政府举措评价的好坏,间接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见,对这些评价的分析,有助于优化政府应急工作。[方法/过程]通过人工标注对网络意见领袖评价进行判断,利用统计分析、主题分析对数据进行挖掘,最终采用抽象归纳方法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意见领袖对政府评价呈现“央强地弱”的特征,也会从地方向中央传导。灾害严重程度、意见领袖类型、对政府的期待、政府外部竞争、政府外部威胁等外部因素,以及政府合法性、政府形象、政府道德、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政府应急管理绩效等内部因素,是影响意见领袖对政府评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