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单纯地增加出口必然导致资本流出,而我国的改革开放所做的事情就是吸引外资为我所用,在我们不能充分利用本国资本的时候,仍然奉行出口退税的政策就等于把更多的资本投到国外去,从而使得国内的经济陷入发展放缓,就业机会减少,私人消费不振,继而政府干预的恶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实验室是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主要场所,要做好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就必须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和上机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合理的安排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河流给人类带来的福祉和人类给河流带来的影响.2.感受河流遭受的污染,激发学生保护河流的热情和行动.  相似文献   
5.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彩电是常用的电子实验设备,训练学生的安装、检测、维修等综合技能。1初学者维修电视机的安全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颂 《中国传媒科技》2024,(3):52-55+63
【目的】随着数字经济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多媒融合的新媒体环境,既为编辑出版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其创新实践提出了新挑战。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出版困境及创新突破策略,有利于增强杂志社的编辑出版能力并促进数字化转型。【方法】运用文献参考法、归纳法在因果关系逻辑下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编辑出版中存在的编辑出版理念滞后、编辑策划运用较差、数字运营能力不足、编辑综合素质不全四类困境,追溯了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分别从编辑出版意识、编辑策划运用、技术赋能路径、人力资源管理四个层面提出有利于促进其创新突破的策略。【结果】在“具体困境,具体分析,针对性解决”思路下能够针对上述困境制定适配的创新突破策略。【结论】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尽可能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人才相结合,并在优化配置各项资源的前提下促进编辑出版创新。  相似文献   
7.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被全世界拥有数不尽的球迷所拥护与爱戴。在我国也拥有数以亿计的足球迷,有如此庞大的足球群体,再看看我们自己的足球发展,是何等现状,黑哨假球赌球等等不堪入耳的丑闻。我不禁要问,我们的足球怎么了。我们不探讨是否体制问题影响了我们的足球,单从人才培养与储备上我们就做的十分欠缺。所以我们必须落实,从娃娃抓起的基本方针,抓好足球每一梯队建设,改善我们的足球大环境,我们的足球才有希望,才有机会在圆2002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8.
如何改进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如何在专业理论教育中更好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是现阶段国际商贸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针对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就成为首要的步骤。对当前《国际管理》课程教学及实践中存在的制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颂 《地理教育》2005,(3):62-63
一、相互适应取向:"修改"和"加工"教材,链接INTERNET,延伸和拓展学习视野,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是可以调整和修改的,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课程方案与教育情境 "协调中的变革"过程.其基本假设是:①课程方案与教育情境相互之间在实施中不断发生调整;②实施者对课程方案的调整与改造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③课程方案与实施过程统一而不可分割;④应使用多种方法研究课程实施过程,质化方法与诠释学的方法等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过程.因此,相互适应取向是由忠实取向的"计划的课程"走向了"修改的课程",摒弃"照本宣科"而强调教师根据具体实践情境和学生特点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和变动,包括了课程目标的调整,对教材内容的增删,对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等.当然,这种调整和变动也包括课程实际情境为适应课程计划而发生的改变,但是这些调整和改变都是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信息潮流中,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包括:信息的大量传输、高速处理、安全控制.传输信息的电信网、移动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促成了可存储的信息采用异步传输模式(ATM)的计算机网络,方便人们随时接收信息.计算机网络构成了信息网络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