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4月10日,九朝古都洛阳,到处溢满牡丹花香。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军官训练中心里,讨论声、欢笑声不断溢出窗外,和漫天的花香操和在一起,折射出春的生机。一位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了35年的老记者,从北京来的资深老师,正在这里向该师机关各部负责新闻报道的科长、政治部的全体干部、各团政治处主任、宣传股长、新闻干事、报道骨干传道、授业、解惑,搞新闻写作培训。这对全师每一位“新闻战士”来说,仿佛久旱逢春雨。这位高级记者叫李忠杰,在《解放军报》政工部工作。他来采访,是一个报道部队经验成就、反映工作的大好时机。政治部负责…  相似文献   
2.
将军与士兵     
2008年6月21日黄昏,济南军区“铁军”师驻汶川某救灾营地,将军和上等兵在帐篷前的草地上盘腿坐下。将军是这个师所属某集团军宋军长,上等兵是“铁军”师高炮团战士刘虎。  相似文献   
3.
某师政治部主任写了一个小品,一家杂志拟刊用。编辑去电话与这位主任商量:可否将其中一个地方改改。这位主任接到电话提出,如果不改,也许效果更好。那位编辑听完主任的理由,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末尾还叮嘱这位主任,希望以后多写独具特色的东西,多提不同意见,因为这样编辑喜欢,读者喜欢,部队需要。由此联想到时下有些新闻报道人员,绝对“尊重”编辑意见,对编辑的话只会“是!是!”“好!好!”,没有一星半点异议。只要编辑编稿,换上啥例子都行,怎么改都可以,那怕面目全非,只要作者是自己的名字就行,以致所“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